文档详情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doc

发布:2018-05-23约2.8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会计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冯天明 摘要:三公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其职能发挥的经济基础。三公经费的合理安排和规范使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三公经费方面的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降低三公经费,首先就要从其内部控制入手,完善和创新行政事业内部控制体质,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是从几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三公经费;内部管理控制;问题;防范措施 一、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三公经费”存在的问题所谓的三公经费就是指行政单位的公务用车购置、使用费用以及公务接待费用、公款出国的费用等。近些年来我国三公经费的费用一直有所增加并处于不透明状态,已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引发了群众的不满,下面具体分析三公经费存在问题: 1.公务用车的配置和使用失去控制 (1)公务用车的配置失去控制。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公务用车配置制度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依旧比较难控制,具体表现为对于公务用车的超编配置,一部分单位会采用各种借口,从而使用更多的公务车辆。然后,就是对于公务用车的超标配置,有些单位之间会相互攀比,导致车辆越来越昂贵,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2)公务用车的使用上不可控制。首先,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滥用公共用车,很多领导在工作之外也会随意使用公共车辆,驾驶员也能够随意使用这些车辆,导致汽油消耗以及车辆损耗严重,这样不管是油品使用的费用还是汽车的维修费用都不断提高。 2.公务接待费失去控制 公务接待费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很多单位的会将各种费用都归为公务接待费,这样就会导致公务接待费用一直比较高,首先,公款消费项目多。行政单位会有很多接待工作,然而接待工作不仅仅招待这些工作人员,很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娱乐行为,或者赠送一些土特产等,这些费用都会算作招待费用。其次,公共接待费用不断增加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招待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待陪客的人数不断增加,费用也必然会增加。最后,就是消费的项目越来越多。在接待客人的过程中,很多消费项目实际上是纯娱乐性的,这些项目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公费消耗越来越多。 3.公费出国失去控制 一些行政单位,会借用出国考察的名义,进行各种旅行,不断增加出差费用,在安排了出国行程之后,又随意进行更改,出国费用也随之增加。并假借出国旅行,将自己一些不当途径得到的款项转移。针对这样的现象必须要严厉打击。 二、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具体控制管理措施 1.加强法制建设,将“三公经费”的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 如何才能够铲除我国行政单位的三公经费问题,首先就是要依靠各项制度的约束力对现有的三公经费的问题进行控制,三公经费是我国纳税人共同上缴的对于国家的财力支持,所以为了确保这些经费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因此,必须要将这些费用的使用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畴,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国家的财产不会被浪费。 2.加强干部考核力度,将“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 政府绩效在很多国外国家中被称为公共生产力以及国家生产力等,也就是说是政府为国家发展所进行的贡献、取得的成绩等,包括相关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绩效等。通常来说政府绩效分为两个部分,具体为组织绩效以及个人绩效。政府绩效考核是“新一轮政府创新的驱动器”,政府绩效考核是官员积极改革与创新、努力向上的最大动力。将“三公经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能够变外部压力为自我施压,变我要浪费为我要节约,增强降低“三公经费”动力。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行政成本核算机制,建立既注重行政结果又注重行政成本的现代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将每一项行政行为背后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与行为结果以及社会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三公经费”内控机制 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制度建设是降低“三公经费”居高不下的措施之一。首先在公务用车方面,要规范公务车配置的标准和数量,规范公务车辆更新的程序。在公务车的使用方面可以采用内部控制手段进行规范,比如对于公务车的加油实行加油卡制度,一车一卡;对于过路费实行交通卡制度,一车一卡;对车辆维修可以采取竞标方式,统一到中标厂家维修;对于公车私用现象可以对公务车安装GPS 定位系统,随时掌握车辆的位置;有关车辆发生的费用尽可能由管理部门直接控制,建立健全公务接待的内部牵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