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IPC-610C 标准讲解.ppt

发布:2017-08-12约2.39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8桥接(连锡) 不允许有桥接与连锡 5.9焊料球/飞溅焊料粉末 不合格 焊料球使得相邻导体违反最小导体间距。 焊料球未被免洗焊剂残留物或敷形涂层等粘住、覆盖住,或焊料球未焊牢在金属表面。 课程到此结束! 谢谢 IPC-610E 标准讲解 2013年12月04日 一、回流炉后的胶点检查 不合格  胶点接触焊盘、焊缝或元件焊端。 注:必要时,可考察其抗推力。推力不够1.0kg为不合格。 二、片式元件判定标准 2.1 侧悬出(A)判定标准 不合格  侧悬出(A)大于25%W,或25%P。 2.2 端悬出的判定标准 合格    无端悬出 不合格    有端悬出。 2.3焊点宽度(C)的判定标准 合格 焊点宽度(C)等于或大于元件焊端宽度(W)的75%或PCB焊盘宽度(P)的75%。 2.4最大焊缝高度(E)判定标准 合格  最大焊缝高度(E)可以悬出焊盘或延伸到金属化焊端的顶上;但是,焊料不得延伸到元件体上。 2.5端重叠(J)判定标准 合格  元件焊端和焊盘之间有重叠接触。 不合格  元件焊端与焊盘未重叠接触或重叠接触不良。 三、扁带“L”形和鸥翼形引脚器件 3.1侧悬出(A)判定标准 合格  侧悬出(A)是25%W或0.5mm。 不合格  侧悬出(A)大于25%W或0.5mm。 3.2最小引脚焊点长度(D)判定标准 合格 ①最小引脚焊点长度(D)大于等于引脚宽度(W)。 ②当引脚长度L(从脚趾到脚跟内弯曲半径最小处的长度)小于W时,D应至少为75%L。 不合格  最小引脚焊点长度(D)小于引脚宽度(W)或75%L。 四、“J”形引脚元器件 4.1侧悬出(A)的判定标准 合格  侧悬出等于或小于25%的引脚宽度(W)。 不合格  侧悬出超过引脚宽度(W)的25%。 4.2引脚焊点长度(D)判定标准 合格  引脚焊点长度(D)超过150%引脚宽度(W)。 4.3最大脚跟焊缝高度(E)判定标准 合格  焊缝未触及封装体。 不合格  焊缝触及封装体。 5、无引线芯片载体——城堡形焊端 合格:最大侧悬出(A)是50%W。 ●最大侧悬出(A) ●最大侧悬出(A) 合格:无端悬出(B)。 不合格:有端悬出(B)。 ●焊端焊点宽度(C) 最佳:C=W。 合格:C≥W的50%。 ●最小焊点长度(D) 合格:焊盘与焊端之间有润湿焊缝,且长度超出城堡凹陷深度内侧。 D0.5F或者0.5S 不合格:焊缝不润湿 D0.5F或者0.5S ●最大焊缝高度(E) 合格:焊料可延伸到城堡形焊端的顶部。 不合格:无约束 ●最小焊缝高度(F) 合格1级:存在良好的润湿焊缝 合格2级:大于焊料厚度(G)加25%城堡形焊端高度(H)。 不合格图例 6、BGA焊球 ● BGA排布 最佳:BGA焊球排布位置适宜,相对 焊盘的中心无偏移。 不合格: ●焊球偏移导致违反最小电气间 距(焊球与焊盘之间) ● BGA焊点 合格:无桥接, BGA焊球与焊盘接触并且润湿良好, 形成一个连续的椭球形或圆柱形焊点。 ●偏移大于25% ●焊球与板的接触面小于焊盘的10% 主要BGA焊点 不良图片 桥接 焊球收缩,融合不好 焊盘未完全润湿 焊点上发生裂纹 7、屏蔽盒 合格:屏蔽盒上凡与PCB接触处印有焊膏的地方,焊后焊缝润湿良好。 不合格:屏蔽框/盖过炉后出现少锡、开焊,长度A≥5mm。 焊接后有的地方表现出润湿不良(原因可能是共面性不好或截面氧化)。 屏蔽盒与器件或器件焊盘干涉。 五、典型的焊点缺陷 5.1.1 立碑 5.2.1  不共面 5.3.1  焊膏未熔化 5.4.1 不润湿(不上锡) 5.4.2 对扁带“L”形和鸥翼形引脚”中所述的引脚不润湿 5.5.1 裂纹和裂缝 5.6.1  爆孔(气孔)/针孔/空洞 5.7.1 桥接(连锡) 5.8.1 焊料球/飞溅焊料粉末 5.9.1 网状飞溅焊料 5.1 立碑 不合格  片式元件一端浮离焊盘,无论是否直立(成墓碑状)。 5.2  不共面 不合格  元器件的一根或一窜引脚浮离,与焊盘不能良好接触。 5.3 焊膏未熔化 不合格  焊膏回流不充分(有未熔化的焊膏)。 5.4不润湿(不上锡)(nonwetting) 不合格  焊膏未润湿焊盘或焊端。 5.5对扁带“L”形和鸥翼形引脚”中所述的引脚不润湿 标准:   当其末端(脚趾)的端面未被焊料包覆,而焊点其它部分都满足标准中诸评价要素中规定的合格要求时,焊点判为合格。 说明:   这样规定的含义是:来料和工艺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