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结构与功能优质教案.doc
根的结构与功能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根的基本结构,包括根尖的各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及其细胞特点。
-理解根的主要功能,如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着和支持植物体等。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根的结构模型和根尖切片标本,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根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植物结构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根的吸收功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对根生长的作用。
-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棵植物,提问学生:“同学们,植物能稳稳地站在地面上,还能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你们知道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在起作用吗?”引导学生回答出根。
-教师再问:“那你们对根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多少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入新课。
2.探究根的功能(1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棵带根的植物幼苗。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这棵幼苗的根,想一想根可能有哪些功能呢?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探究哦。”
-学生小组讨论并进行操作,如轻轻拔动幼苗看根的固着作用,观察根部是否湿润推测根的吸水功能等。
-小组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探究得出的根的功能。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补充根还能吸收无机盐等功能,同时在黑板上记录下根的各种功能。
3.探究根的结构(25分钟)
-教师拿出根尖结构模型,向学生介绍:“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根的结构,首先看根尖部分。”
-教师指着模型,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个根尖模型,你们能看出它大概分为几个部分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给予肯定或纠正,并开始详细讲解根尖的四个部分。
-对于根冠部分,教师说:“大家看这个最前端像帽子一样的部分就是根冠。根冠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它就像一个保护罩,保护着里面幼嫩的分生组织。”
-讲到分生区时,教师说:“分生区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这里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这些新细胞一部分补充到根冠,大部分则向后发展形成伸长区。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继续讲解伸长区:“伸长区的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地方。这里的细胞液泡由小变大。”
-最后讲解成熟区:“成熟区的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大大增加了根的表面积,有利于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在讲解每个部分时,教师都让学生仔细观察模型,并与小组同学讨论该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师分发根尖切片标本,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真实结构,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师巡视各小组,解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知识巩固与应用(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根尖结构示意图,但是故意标错一些结构名称或功能描述。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黑板上有一个根尖结构示意图,但是里面有一些错误,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找出错误并改正。”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然后派代表上台指出错误并改正。
-教师再提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移栽植物时要带土坨?”“在盐碱地中植物生长不好,与根的功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根的结构和功能。谁能来说一说根尖包括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根又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五、教材分析
本教材关于根的结构与功能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认识根。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出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根尖的结构,从根冠到分生区、伸长区再到成熟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部分的细胞特点和功能。在根的功能方面,除了强调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外,也提及了根的固着和支持作用。教材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构建起植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同时为后续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内容奠定基础。
六、作业设计
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观察其根的形态,并制作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该植物根的形态特征、推测其结构特点(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根尖结构)以及根对该植物生存的意义。要求手抄报要有图片、文字说明,并且字迹工整。
七、结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根的结构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