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磁共振在小儿常见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ppt

发布:2019-04-21约5.94千字共1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 言 骨关节疾病检查方法很多,但X线平片检查目前仍为基础检查方法 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MR在小儿骨关节病变诊断中逐渐显露出其特有作用 有些疾病特别是疾病的早期阶段, MR能对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MR是显示关节结构、软骨、半月板、韧带和滑膜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目 录 骨髓信号转化与弥漫性骨髓疾病 骨与软骨损伤 关节损伤 骨软骨缺血坏死 骨感染性疾病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软组织病变 正常骨髓信号转化 骨小梁基质 红骨髓(造血功能) 40%脂肪 40%水 20% 蛋白质 黄骨髓(脂肪) 80%脂肪 15%水 5% 蛋白质 弥漫性骨髓疾病 异常骨髓转化(骨髓增殖) 溶血性贫血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置换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LL与淋巴瘤) 转移瘤 骨髓瘤 糖原贮积病 弥漫性骨髓疾病 MRI是研究骨髓病变最理想的技术方法 目前用于研究骨髓成像的主要序列有FSE+IR,短TI S T I R及反相位GRE。能反映出骨髓内红骨髓,黄骨髓及骨小梁相对数量关系 常规MR检查对骨髓疾病的异常改变也较敏感 ,可监视病情发展、判定疗效及指导活检 目 录 骨髓信号转化与弥漫性骨髓疾病 骨与软骨损伤 关节损伤 骨软骨缺血坏死 骨感染性疾病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软组织病变 骨与软骨损伤 骨骺板骨折 青春期常见;可导致骨骺早闭及肢体畸形 好发部位:腕关节(50%)踝关节(30%) 分类 Poland (1898) 4 Salter-Harris (1963) 5 Salter-Harris-Rang 5+1 Ogden (1981) 18 Salter-harris 骨折分类 II型 骨骺撕脱 IV型?? V型 骨骺板上下骨折+骺早闭 骨挫伤 创伤性骨髓水肿,为松质骨骨折。由于外伤所致的骨髓的出血、水肿和骨小梁的微骨折 所谓的“隐性骨折” MR检查能够早期发现 主要MR表现: 骨髓出血、水肿,无骨皮质中断 隐性骨折线- T1WI与T2WI均为低信号,为骨小梁互相嵌入或稍有骨小梁移位所致 骨小梁压迫骨折,T2WI骨皮质下可见异常条带状高信号 应力性骨折 为持续外力或长期积累性损伤所引起的一种慢性骨折 MR表现 单纯性骨髓水肿 骨髓水肿伴骨髓内线状信号,代表骨折后小梁嵌插或骨折骨痂形成 骨髓水肿伴皮质异常 骨髓水肿同时伴骨髓内线状信号及皮质异常 目 录 骨髓信号转化与弥漫性骨髓疾病 骨与软骨损伤 关节损伤 骨软骨缺血坏死 骨感染性疾病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软组织病变 关节损伤 MRI由于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可多方向观察关节内结构,故为首选检查方法 关节损伤以膝关节最常见 小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撕裂特点 正常膝关节半月板由纤维软骨构成,在T1和T2均呈低信号 损伤/撕裂-高信号,Ⅰ~Ⅱ级X线平片及CT检查不能显示 小儿半月板损伤多合并桶柄状撕裂,除信号改变外,主要表现为半月板形态的变化 小儿半月板可合并盘状半月板,注意与半月板损伤相鉴别 盘状半月板分型 关节镜下分型(Watanabe分类法) 完全型: 半月板呈一圆盘形 不完全型:呈不同程度的增宽 Wrisberg韧带型:其半月板和后关节囊完全不连接 盘状半月板分型 MRI分型 凹面镜型 后角肥大型 前角肥大型 平板型 不完全型 膝关节韧带撕裂 前交叉韧带(ACL)撕裂 为膝关节最易受损的韧带 直接征像 中断,T2WI信号增高,突然成角或扭曲,移位以及走行异常 韧带模糊或消失,被云絮状局灶性出血或水肿所替代 间接征像 轴移性骨挫伤,骨软骨骨折,胫骨前移,胫前骨折及挫伤 后交叉韧带(PCL)撕裂 分为韧带内撕裂,部分撕裂,完全撕裂 韧带内撕裂 为间质性撕裂(局限于韧带内) 出血及水肿----T2WI信号不均匀增高 病变可引起韧带弥漫性增粗,但外缘清晰 部分撕裂 T2WI韧带内偏心性高信号,可向边缘部扩展,韧带部分中断 韧带边缘周围长T1长T2环形信号环,代表出血与水肿(晕征) 完全撕裂 韧带结构完全消失,被出血和水肿所替代 髌韧带撕裂 先天性髋脱位 MRI能够显示非骨化和骨化型的股骨头 X线检查髋脱位不明确时,MR不仅可以显示股骨头脱位前和脱位后的情况,更可以对复位方式的选择、复位失败的原因、术后的随访以及软骨、软组织作出准确的描述 对于先天性髋脱位的重要并发症股骨头骨骺坏死的诊断 股骨头骨骺滑脱症 MRI可以早期诊断,判断滑脱程度,判定有无继发骨坏死 滑脱前期和早期,在T1WI有骺板增宽,骨骺稍变薄;T2WI骨髓水肿,滑膜增厚;此时蛙式位和CT检查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