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推荐下载】初一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docx

发布:2024-10-16约4.6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键入文字]

初一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

?

?七年级语文课型:阅读教学课授课时间:

?

?

?一、学习目标

?

?

?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2、3)

?

?二、导学过程

?

?【课前延伸】

?

?一、预习-导学

?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清理生字、词。

1

[键入文字]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

?确凿()菜畦()桑椹()轻捷()油蛉()斑蝥()缠络()攒

()珊瑚()高枕而卧()豁()敛()脑髓()陌生()鉴()人迹罕

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上()传授()书塾()渊博()

蝉蜕()拗过去()盔甲()东方朔()倜傥()

?

?

?2、解释下列词语

?

?

?确凿攒敛

?

?

?人迹罕至鼎沸方正

?

?

?3、收集资料,简介作者

?

?

?鲁迅,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

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

话小说__________。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

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

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

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

2

[键入文字]

重提》)。

?

?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

?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

?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你阅读时的困难和疑惑写在下面。

?

?

?5、相关链接

?

?

?①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

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

?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大师学堂学习前

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6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

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

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

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

按照这三位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

3

[键入文字]

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

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

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

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

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

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

?

?【课内探究】

?

?(一)导入新课

?

?

?(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

?

?(三)整体感知

?

?

?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

出你的理由。

?

?

?

4

[键入文字]

?

?

?

?

?

?(四)探究交流,研读赏析

?

?

?跳读课文,体会感情。

?

?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段落,并说出理由。

?

?

?温馨提示:用我认为最精彩,因为。(指导朗读)

?

?

?例如:我认为本文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因为

?

?

?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栏经

过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

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叫天子的忽然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

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具的感受。使用拟人修辞更加生动形象。

5

[键入文字]

?

?

?第二形、声、色、味俱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