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00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news/1CAE765A3DD2BF5F.html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news/1CAE765A3DD2BF5F.html
用心打造免费、绿色、专业、海量的教育文库网站
用心打造免费、绿色、专业、海量的教育文库网站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news/1CAE765A3DD2BF5F.html
用心打造免费、绿色、专业、海量的教育文库网站
浅议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浅议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
近年来, 农村信用社在加强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大了经济案件的防范和 查处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案件的发生。 农村信用社金融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 不仅会 给案发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也会给信用社的改革、 稳定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腐蚀着农 村信用社社会信誉的基础。 伴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开展, 必须对信用社违法违规案件 高度重视,强化措施予以及时加强管理、防范查处,确保农村信用社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存在的特点
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主要是指金融违法违规案件, 这些案件作案手段低, 方式简单。 多数以收 贷不入账, 截留资金或挪用库款等简单手段作案, 甚至个别作案人在给储户开具存单后, 采 取撕掉底单或抽掉卡片账式作案。
重要业务岗位案件及代办站问题较多。在农村信用社基层单位,会计、出纳、储蓄、信贷等 重要业务岗位人员, 长期在一个单位,多年不轮换岗位的情况比较突出,一人多职,多人一 岗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一个业务流程由 2人, 甚至 1人完成的情况也很多, 缺乏有效的监督 机制, 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另外,由于代办站设置在村里,远离信用社的管理 和监督, 代办站全部业务由代办员一人办理, 因此代办员挪用资金、 私自或参与经商引发的 案件时有发生。
涉案金额不断增加。 据统计, 农村信用社近几年金融重大案件数量占案件比重增加, 而且涉 案金额也大幅增加,给农村信用社稳定和改革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
出具虚假存单和非法担保案件突出。这类案件中,多数是基层单位负责人作案,包括联社、 信用社、信用分社正副主任,无视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规定, 擅用权力。同时由于单位负责 人作案或参与作案,具体工作人员慑于权势,或怕得罪,或为讨好,容易互相包庇,形成窝 案,致使案件被长期掩盖。
内外勾结作案, 谋利动机明显。 从涉案资金用途分析,很多案件都是内外勾结,为获取某种 利益形成的,经商、办企业、炒股票等谋利形为,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暗中的,有与人合 伙、合资经商、 办企业,也有的是借亲属或朋友名义经商的,甚至有挪用账外资金直接搞账 外经营,或将资金直接借给他人谋取利益,还有的是炒股票、购买彩票等。
二、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产权不明晰、风险约束力不强、资金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市场化、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多种原因, 我国农村信用社与国外金融业先进的风 险管理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风险观。最普遍最常见的观念是把风险管理同业务发展对立起来, 高管人员和业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风险, 不去自觉地识别风险和科学地评价风险, 错误地认 为考虑风险控制问题, 就会阻碍业务发展, 在经营过程中, 轻风险管理重业务发展的现象普
遍存在; 也有的信用社不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拓展业务, 而是试图人为地减少业务量来逃避风 险,结果贻误良机,使本应正常开展的业务发展缓慢,反而降低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二)缺乏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片面看重信用风险,对操作风险、科技风险、组织风险等 重视不够;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管理思维,忽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 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好业务风险,反而增添新的风险。
(三) 风险量化管理明显不足。 在风险管理的方法上要重视风险的定性分析, 如在信用风险 管理中, 重视贷款投身的政策性、 合法性以及贷款运行的安全性, 尽管这些分析在风险管理 决策中非常重要,但如果缺乏量化分析, 就难以在风险的识别、度量上精确掌握; 对借款企 业的财务状况、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微观分析显得不足。
(四) 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有待建立。 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组织和风险管理政策, 没有具体 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 实施规则和实施步骤。 虽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 但是不完备且散布 在各职能部门, 缺乏协调性、系统性。由于在定位上风险管理依附和从属于业务发展, 所以 风险管理工作缺乏应用的独立性,风险管理效能较低。
(五)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严重滞后。 风险管理所需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 无法建立相 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 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暴露程度。 风险管理信息失真, 直接影响到风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