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doc

发布:2017-10-19约2.21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势和地形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各级阶梯的大致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记住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征,以及主要丘陵的分布。 3、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地势起伏等方面表述地形区的特征,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2、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二、教学重点: 1、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及其影响。 2、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征及分布。 三、教学难点: 我国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 “中国地形图”、中国不同地形景观图 六、教学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复习)复习第一章所学习的有关中国的人口、民族等知识。 (导入)我们中国人生活在怎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之中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地势和地形》。 在一些诗词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为何东去?春水为何东流?这与我国地势有何联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板书)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讲解)所谓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那边低的问题。 (提问)读“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那边高那边低? (讨论)西部粉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归纳)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 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活动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2页看沿北纬32°线所做的中国地形剖面图,并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讨论、回答)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线又在何处呢? (板书)2、三级阶梯概况 【活动2】认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 (提问)1、参照图2.2,在图2.3中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归纳)第一、二阶梯的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阶梯的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提问)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归纳)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而且西高东低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提问)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归纳)很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适宜修建大型水电站。 (提问)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 (归纳)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同时,阶梯交界处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阻碍。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界线:( )山——( )——( )山 第二阶梯 界线:( )岭——( )——( )——( ) 第三阶梯 (导入)复习填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的地形类型。 从上表看出,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基本形态——比较齐全。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世界,下面咱们就共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形吧! (板书)二、地形复杂多样 1、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丘陵、三大平原)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讨论、回答)比较不同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