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重点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八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氮 一、 目的 初步掌握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二、 原理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如果样品为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滴定的结果可算出氨基氮的含量;如样品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质水解液,则滴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但此法简便快速,常用来测定蛋白质的水解程度。随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也增加;滴定值不再增加时,表示水解作用已完全。 三、器材与试剂 25mL锥形瓶 微量滴定管 0.1mol/L甘氨酸标准溶液 0.1mol/L 标准NaOH溶液 酚酞指示剂: 四、操作步骤 1、中性甲醛溶液的配制: 量取50mL 36-37%甲醛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mL的0.1%酚酞乙醇水溶液,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到微红,储存于密闭的玻璃瓶中。此试剂临用前配制。 2、甘氨酸的滴定取6个锥形瓶,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分别用0.1mol /L 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并记录NaOH消耗体积。 五、结果计算 甘氨酸氨基氮回收率(%)=实际测得量/加入理论量×100% =(V标准-V空白)/2×100% 氨基氮(mg/mL)=(V未-V空白)×0.1×14.008/2 注意 1、标准NaOH溶液应在使用前标定,并保存于密闭瓶中。不可使用隔日贮存在微量滴定管中的剩余NaOH。 2、本实验为定量实验,甘氨酸和NaOH的浓度要严格标定,加量要准确。 * * -NH3+是弱酸,完全解离时pH为11-12或更高,若用碱滴定-NH3+所释放的H+来测量氨基酸,一般指示剂变色域小于10,很难准确指示终点。 常温下,甲醛能迅速与氨基酸的氨基结合,生成羟甲基化合物,使上述平衡右移,促进H+释放使溶液酸度增加,滴定终点移至酚酞的变色域内(pH9.0左右)。因此可用酚酞做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 2 2 2 2 2 2 甲醛(mL) 5 5 5 5 5 5 酚酞(滴) 5 5 7 7 5 5 水(mL) 2 2 0 0 0 0 未知浓度甘氨酸溶液(mL) 0 0 0 0 2 2 0.1mol/L标准甘氨酸溶液(mL) 6 5 4 3 2 1 瓶号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