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小学数学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同步教案.doc

发布:2018-04-08约1.2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同步教案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9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 —————— 2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1课时 分数与分数相乘 —————— 1课时 分数连乘 —————— 1课时 分数乘法练习 —————— 1课时 倒数的认识 —————— 1课时 整理与练习 —————— 2课时 课题 分数乘整数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乘整数。 二、制定依据(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课本P28-29页例1和及有关练习,完成练习5的T1-5。教材先教学例1,通过例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修改 常规积累 复习分数加法。 += +=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计算方法。 开 放 式 导 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 复习:1、5个12是多少? 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 2、+ + = + + =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 + =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板书课题) 指名回答,并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 学生观察回答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二、组织探究教学例1 出示例1, 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 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 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 + 教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或3×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 式中的3是什么数?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指名读题说题意。 指名列式。 学生回答,总结。 三、探索 学生尝试计算 ×3。启发:×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 提问:分子上的3+3+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3) 教师接着写 = = =(米)进一步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提问:×3= 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的结语。 教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2、解决例题的第(2)题 出示:小芳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评点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结计算方法。 引导: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证书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学生观察。学生试做得出: 独立完成。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八第1题。 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 让学生理清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4、做练习八第3-5题。 订正时说出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突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指名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评价 四、全课总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