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024年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本课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通过介绍唐朝的对外交往、文化影响等,展现唐朝的开放与繁荣。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唐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开放心态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他们分析历史现象和解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影响。
2.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
1.学生对唐朝时期具体文化交流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分析唐朝文化交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图片、历史地图等方式直观展示文化交流场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文化交流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设计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记忆。
4.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介绍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文化交流的影响和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文化交流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呈现唐朝的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
2.网络互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和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3.历史地图:通过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唐朝的疆域范围和对外交流的地理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图片展示唐朝的盛世景象,如长安城的繁华、唐朝人的服饰等,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提问: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唐朝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引出课题: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讲授新知(20分钟)
-第一环节:唐朝的对外交往
-介绍唐朝的对外政策,如开放的态度和友好的交往。
-通过历史地图,展示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地理关系。
-讲解唐朝与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家的交往史。
-第二环节:唐朝的文化影响
-介绍唐朝的文化特点,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分析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如汉字传播、佛教东传等。
-以具体案例说明唐朝文化在世界的地位。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唐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如对现代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启示。
-个人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唐朝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布置思考题:课后思考唐朝文化交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搜集唐朝与外国文化交流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思考:结合自身生活,谈谈如何借鉴唐朝的开放精神,促进当代文化交流。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唐朝与日本的交流史》:介绍唐朝与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以及日本遣唐使的历史。
-《唐朝与印度的交往》:探讨唐朝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
-《唐代诗人与外国文化交流》:选取唐代与外国文化交流相关的诗歌作品,分析诗歌中的异国风情和交流痕迹。
-《唐代绘画中的外来影响》:分析唐代绘画作品中的外国元素,探讨外来文化对唐代艺术的影响。
-《唐代陶瓷的外销与交流》:介绍唐代陶瓷的外销情况,分析陶瓷贸易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分享关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和心得。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如:
-查找唐代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交往史,分析其对双方的影响。
-选择一个唐代的外国友人,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探究其对文化交流的贡献。
-对比唐朝与其他朝代的外交政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