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pdf
百日维新
一、选择题
1.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与变的呼声再起。下列关于资产阶级维新
派的活动和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著《劝学篇》,全面维护封建纲常名教
B.主见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变革
C.进呈《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决变决心
D.成立保国会等,促使变浪潮激荡全国
解析:《劝学篇》为张之洞所著,而张之洞是封建爱国官员,不是维新派人士。在《劝学
篇》中,张之洞依旧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地主阶级洋务思想,全面维护封建纲常
名教,与这一时期康、梁的维新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分。
答案:A
2.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
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实行的变革措施之一是()
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
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C.“立行宪,大开国会
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
解析:戊戌变改革科举,废除八股,与材料中“嗣后我君臣上下痛除积弊,详筹
兴革相符,故B项正确。
答案:B
3.在维新变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诚以为民立政,中
西所同,而西可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
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变更国体的主见
D.大兴民权的意向
解析:光绪帝是大清的皇帝,其支持推行变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权和富国强兵,
用西学器物来为大清所用是其本意。
答案:B
4.1889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大臣,表示变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
颁布此诏。“百日维新”从今起先。下列事务不行能出现在诏书上的是()
A.京师设立高校堂B.设立译书局
C.嘉奖科学著作和独创D.废除科举制度
解析:“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方”才是百日维新的内容,故D项说有误。
答案:D
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设议院、定宪的主见,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认为这一主见不符合中国国情
D.对封建势力做了妥协
解析:本题先分析维新派的表现,应着眼于其主观方面,从其主观方面的一系列要求、
表现可看出其妥协懦弱的特点,这确定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必定是懦弱和退缩。
答案:D
6.维新变运动时的“新政”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
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
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旁边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起先起步。以
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A.戊戌变肯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取得了胜利
D.维新变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依题干史料分析可知: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B、C、D三项没有精确反映
题干的要求。
答案:A
7.戊戌变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干脆触犯顽固势力利益
的是()
①裁撤冗员②取消旗人特权③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⑤设立京师高校堂
A.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