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试题与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知识点
题型
试题正文
难度
区分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ITT004
6-1-a
T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A、山墙 B、承重墙 C、非承重墙 D、内墙 E、空体墙?
0.2
0.2
B C
2
ITT004
6-1-a
T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A、山墙 B、承重墙 C、非承重墙 D、内墙 E、自承重墙
0.2
0.2
B C
3
ITT004
6-1-a
T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A、组合墙 B、承重墙 C、非承重墙 D、隔墙 E、自承重墙
0.2
0.2
B C
4
ITT004
6-1-b
T
墙体按所处位置分为( )A、外墙 B、纵墙 C、山墙 D、内墙 E、横墙
0.2
0.2
A D
5
ITT001
6-1-c
T
墙体按受力情况分为( )和( )两类。
0.2
0.2
承重墙、非承重墙
6
ITT001
6-1-d
T
墙体按其构造及施工方式不同有( )、( )和组合墙等。
0.2
0.2
实体墙、空体墙
7
ITT018
6-1-e
T
自承重墙属于非承重墙。( )
0.2
0.2
Y
8
ITT005
6-2-a
F
砖混结构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并说明其优缺点。
0.6
0.6
有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双向承重体系和局部框架承重体系(1分)。采用横墙承重体系的建筑横向刚度较强,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但是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1分);采用纵墙承重体系的建筑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空间划分较灵活,但建筑物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楼板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1分);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抗震能力比前两种体系都好,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1分);局部框架承重体系可以满足大空间的使用要求,用框架保证房屋的刚度,但水泥及钢材用量较多(1分)。
9
ITT004
6-2-b
T
在砖混结构建筑中,承重墙的结构布置方式有( )。A、横墙承重 B、纵墙承重 C、山墙承重 D、纵横墙承重 E、部分框架承重
0.2
0.2
A B D E
10
ITT004
6-2-c
F
纵墙承重的优点是( )。A、空间组合较灵活 B、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 C、整体刚度好 D、楼板所用材料较横墙承重少 E、抗震好
0.2
0.2
A
11
ITT004
6-2-c
T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小开间横墙承重结构的优点有( )A、空间划分灵活 B、房屋的整体性好 C、结构刚度较大 D、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
0.2
0.2
B C D
12
ITT004
6-2-d
T
横墙承重方案常用于( )A、宿舍 B、住宅 C、旅馆 D、教学楼 E、影剧院
0.2
0.2
A B C
13
ITT004
6-2-e
T
横墙承重方案中建筑开间在(? )较经济。A、3.0m B、4.2m C、2.4m D、5.7m E、7.8m
0.2
0.2
C
14
ITT017
6-2-f
F
试述混合结构中学教室采用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承重两种承重方式的优缺点,并绘出结构平面布置简图。
0.5
0.5
采用纵墙承重体系时横墙位置在同层或上下层之间可以有较灵活的变化,但建筑物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大,相对横墙承重体系楼板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3分);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抗震能力好,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但承重的部分横墙要求上下贯通,平面布置不宜在上下层有较大变化(3分)。 HYPERLINK 1/China_2004_fwjz/03.10.12/web/TU-ITT017-6-2-F.dwf TU-ITT-6-2-f
15
ITT017
6-2-g
F
根据以下某教学楼中的局部平面简图进行楼板结构布置,并绘出指定部位的楼板构造详图。(注明:材料、尺寸、做法。墙厚240)(20分)(图)
0.8
0.8
建议楼板结构布置方式(共10分):卫生间——横墙承重(1.5分),教室——纵墙承重或附加大梁采用纵横墙综合承重(2分),走道——纵墙承重或附加大梁采用纵横墙综合承重(1.5分)。要求以粗点划线表示大梁位置,细实线表示楼板的分块划分(1分);楼板宽度按500mm、600mm或900mm选用,须表示并标明布置方向、板型、数目(3分);板边与墙体有缝隙时须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