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1-30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开题报告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话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话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和促进理解。然而,在对话中,人们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认知往往被忽略,导致对话的效果弱化。因此,如何在对话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巴赫金作为重要的社会交往学家,提出了一种主体性对话理论,旨在强调对话中主体性思想的重要性,为人们如何在对话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主体性思想,以期对当前对话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2. 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文旨在通过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主体性思想的探讨,分析对话中主体性的内在特征和实现方式,并探讨其在对话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体性思想的内涵; (2)对话中主体性思想的实现方式与特点; (3)主体性思想在对话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4)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主体性思想的评价和展望。 3. 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巴赫金对话理论及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从而深入探讨对话中主体性思想的内涵和实现方式,探究其在对话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具体步骤包括: (1)收集和整理巴赫金对话理论及相关文献; (2)分析巴赫金对话理论中主体性思想的内涵和实现方式; (3)探讨主体性思想在对话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4)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主体性思想进行评价和展望。 4. 预期研究结果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巴赫金对话理论中主体性思想的内涵和应用,结合实际对话情境剖析其实现方式和实际意义,对当今对话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预期研究结果包括: (1)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主体性思想的深入解析和界定; (2)对对话中主体性思想的实现方式和特点进行系统分析; (3)对主体性思想在对话实践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进行归纳和探讨; (4)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主体性思想的评价和未来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