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配伍、禁忌、用法》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一、配伍概念 二、七情配伍内容 1、单行: 2、相须: 3、相使: 4、相畏: 5、相杀: 6、相恶: 7、相反 (掌握每种配伍的概念,举例) 七情配伍小结 相须 增效 药效 相使 相恶-----------减效 相畏 减毒 毒性 相杀 相反----------增毒或生毒 第六章 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一)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判藜芦。 二)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和看顺逆,炮监炙博莫相依。 (三)如何正确看待十八反与十九畏 1、古人用药经验,不可轻易否定 2、药典列为禁忌配伍,不可配伍使用 3、对有些配伍进一步研究,了解其配伍有无毒性或毒性大小,以便客观、区别对待。 二、妊娠禁忌 (一)内容 禁用药:剧毒药(水银、砒霜等),药性峻猛药(麝香、水蛭等)。 慎用药:辛热药(附子、肉桂),滑利药(滑石、瞿麦),破气药(青皮、枳实),活血药(川芎、牛膝),泻下药(大黄、芒硝)。 (二)怎样看待妊娠禁忌药 1、前人经验,原则上应禁忌配伍使用 2、辨证使用,则“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3、进一步研究其妊娠毒性,以区别对待。 (三)服药禁忌(食忌) 1、通忌: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食物。 2、因病设忌:热性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品,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脾胃病忌食生冷硬等难消化食物,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牛羊肉等发物。 3、因药设忌:土茯苓忌茶,茯苓忌醋,地黄忌葱,石膏忌荞麦,桔梗忌猪肉等。 第七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中药的用量 1、用量的概念 2、古今计量单位换算(古称1斤=16两,1两=30g,1钱=3g) 3、确定剂量的依据 (1)药物的性质(质量,质地,气味,毒性) (2)用药方法(配伍,剂型,使用目的) (3)患者情况(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病势等) (4)季节、地域。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一、煎药方法 煎药器具(砂锅优),煎药用水,煎药用水量, 煎前浸泡, 煎煮火候,煎煮时间, 煎煮次数, 绞渣取汁。 特殊入药方法: (1)先煎(先煎30分钟,质地坚硬药,有毒药) (2)后下(缩短煎煮时间,有效成分在煎煮中易于挥发的药,有效成分易于因久煎而易于破坏的药) (3)包煎(花粉类药,细小种子类药,含粘液质、淀粉多的药,绒毛类药,动物粪便等) (4)另煎(贵重药) (5)烊化(胶质类药,热汤可以溶解的药) (6)冲服(汁液性药) (7)煎汤代水(如灶心土) (8)泡服(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煮降低药效的药) 二、服药方法 (一)服药时间 1、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 2、饭前服(补益药,治疗下焦病的药) 3、饭后服(消食药,对胃肠有刺激的药,治上焦病和皮肤病的药) 4、睡前服(安神药,缓下剂) 5、发病前服(截疟药) 6、不拘时服(治急重病的药) 三、服药次数 1、一般一剂药2次。 2、病情重者,一日服3—4次,或更多次数。 3、呕吐病人、小儿患者以及口咽病变,宜少量频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