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_ls_b2_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复习课时 2
一、复习目标
1.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产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 )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
2.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资料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以下对此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 281 77 969 23 4 250 100 1885 3 071 40 3 923 51 714 9 7 708 100 1911 4 810 16 20 441 69 4 445 15 29 696 100 ①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成为清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促使关税增加④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带动工商杂税大幅度上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3.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 )
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5.★下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
其中②、③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B.爱国人士进行“实业救国”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2.(1)中国封建社会中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从而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市场;(3)外商企业的刺激(4)洋务运动的诱导。
3.(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进中国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促进中国近代化1. 选A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外国商品大量涌入,洋货占据了长沙市场,店铺也改称洋货铺。这说明中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列强的猛烈冲击。
2.选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只能促使农业税增加,其比重应有所上升而不是缩小,所以①项说法逻辑错误,可以排除。其他三项皆是对材料的合理解读。
3.选B 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诱导了民族资本的产生,排除C、D两项,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选择B项。
4.选B 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5.选B ②时期为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爱国人士提倡的“实业救国”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③时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和“实业救国”思潮使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襄阳一中 高三年级 导学提纲 历史必修二 编写:高明 审核: 付道清 使用时间: 姓名: 考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