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局限空间作业危害预防课程.ppt

发布:2017-02-08约2.44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局限空間作業危害預防課程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北區勞工檢查所 職業衛生組  製作 常見局限空間作業危害 常見化學性危害: 缺氧窒息 硫化氫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其他有害氣體中毒 可燃性氣體爆炸 常見物理性危害: 感電、墜落、掩埋、夾捲 局限空間作業危害評估 1.局限空間作業可能發生之危害: 缺氧、中毒、火災爆炸、感電、塌陷、被 夾、被捲、墜落、溺水。 2.常見局限空間作業場所: 人孔、金屬槽、水塔、水池、船艙、沉箱、反應槽、沙石儲料庫、曝氣槽、直井、污水池、集塵器、紙漿槽、儲油槽、化學槽車、高溫爐、管道、飼料艙、地下室、污水處理場、下水道、貨艙、溫泉水槽 局限空間作業範例 局限空間定義及適用法源 局限空間定義: 係指內部無法以充分且適當之自然通風來維持內部清淨之可呼吸性空氣,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且勞工進出受限制之空間。 法源: 1.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9-1條及第29-1~29- 6條 2.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二百九十五條: 雇主對於勞工在坑內、深井、沉箱、儲槽、隧道、船艙或其他自然換氣不充分之場所工作,應依缺氧症預防規則,採取必要措施。 3.缺氧症預防規則 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新增條款 19-1----局限空間定義 29-1----訂定職災防止計 29-2----作業場所入口公告 29-3----作業場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29-4----作業過程確認氣體濃度措施 29-5----作業過程指定專人實施檢點 29-6----局限空間作業危害防止計畫及進出人員 清點 局限空間作業危害防止計畫訂定 一、局限空間內危害之確認。 二、通風換氣實施方式。 三、局限空間內氧氣、危險物、有害物濃度之測定。 四、電能、高溫、低溫及危害物質之隔離措施及缺氧、中毒、感電、塌陷、被夾、被捲等危害防止措施。 五、作業方法及安全管制作法。 六、進入作業許可程序。 七、提供之防護設備之檢點及維護方法。 八、作業控制設施及作業安全檢點方法。 九、緊急應變處置措施。 局限空間(或缺氧)作業場所入口公告事項 作業有可能引起危害時,應經許可使得進入之重要性。 進入該場所時應採取之措施。 事故發生時之緊急措施及緊急聯絡方式。 缺氧作業主管姓名。 現場監視人員姓名。 空氣呼吸器、安全帶、測定儀器、換氣設備、聯絡設備等之保管場所。 其他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工作井及地下管道缺氧原因說明 甲烷埋藏地帶,挖掘湧出甲烷稀釋氧氣。 含鐵化合物的水會被空氣氧化。 土壤中微生物呼吸發酵作用消耗氧氣。 下層土壤中含鐵(0.1%)很容易和氧起作用。 鐵器氧化生鏽消耗氧氣。 污水中微生物呼吸發酵作用消耗氧氣。 局限空間作業程序 局限空間作業許可申請表須載明下列事項 1.作業場所。 2.作業種類。 3.作業時間及期限。 4.作業場所氧氣、危害物質濃度測定結果及測定人員。 5.作業場所可能危害。 6.作業場所之能源隔離措施。 7.作業人員與外部連繫之設備及方法。 8.準備之防護設備、救援設備及使用方法。 9.其他維護作業人員之安全措施。 10.許可進入之人員及其簽名。 11.現場監視人員及其簽名。 缺氧教育訓練重要性 勞工教育訓規則 一、課程(以與該勞工作業有關者): (一)作業安全衛生有關法規概要 (二)勞工安全衛生概念及安全衛生工作守   則 (三)作業前、中、後之自動檢查 (四)標準作業程序 (五)緊急事故應變處理 (六)消防及急救常識暨演練 七)其他與勞工作業有關之安全衛生知識 勞工教育訓規則 二、教育訓練時數: 新僱或調換作業勞工依實際需要排定時數,不得少於三小時。但從事生產性機械或設備之操作、營造作業、缺氧作業等,應各增列三小時;對製造、處置或使用危險物、有害物者應增列三小時。各級業務主管人員於新僱或調換作業時,應參照下列課程增列六小時。(一)安全衛生管理與執行。(二)自動檢查。(三)改善工作方法。(四)安全作業標準。 發生職災雇主可能遭受之處分 1.造成一個家庭之破裂 2.良心終身被譴責 3.巨額職災賠償 4.工程長期被停工直-造巨額損失 5.往後工程可能被解約 6.以業務過失被移送法辦 課程結束 若有任何疑問請來電: 02轉 30 職業衛生組 * 基礎篇 ? ? ? ? 局限空間作業程序 申請作業許可 作業前準備 作業前檢點 缺氧作業主管從事指揮、監督事項 作業過程管理 局限空間作業許可程序 申請 局限空間作業許可 經 雇主、工作場所負責人或現場作業主管 簽署後始得勞工進入作業 對勞工之進出應予確認、點名登記 ,並作成紀錄保存一年 局限空間作業前準備 作業人員要求 準備之安全衛生器材 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