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物理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新人教版选修3-1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 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 感应.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接触时,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导体接触,电荷会重新分配. 若不受外界影响,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接触时,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带有异种电荷的导体,接触后先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 然后剩下的电荷量再进行电荷的重新分配; 如果两带电体完全相同,则剩下的电荷平均分配 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下面将要看到的现象。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补充: 近代物理知识: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产生电荷 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 ------电荷湮没 注意: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没。 电荷守恒定律 另一种表达: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课堂训练 * 第一章 静电场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物体带电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 (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_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中性) 原子核为什么稳定? 质子、中子之间有强相互作用 核力 核外电子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 。 由于质子对电子的吸引力作用,电子被维系在原子核附近。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微观解释: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电中性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 电中性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金属的特点: 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 每个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 + 2、感应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 + 2、感应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规律: 近端 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 感应同种电荷 1、自由电子受力向一端移动,另一端带等量的正电荷. 2、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只是物体中的正负电荷重新分布,将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静电感应解释: 补充:完全相同的球形物体接触,电荷转移的问题: 接触后 再分开 +Q +Q 接触后 再分开 Q 3Q Q Q 解释: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验电器 静电计 演示: 当带电导体棒靠近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带与导体棒相反的电荷,金属箔带与导体棒相同的电荷 演示: 1、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 三、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单位:库仑 C 4.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均为e,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是e的整数倍 元电荷e的数值------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到的. 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带电多. 电荷量的正、负,“+”、“-”号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