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疗机构《医院安全管理制度》.docx
卫生医疗机构《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1.1目的
为确保医院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员工,包括医务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
1.3基本原则
医院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二、组织管理
2.1安全管理组织
2.1.1成立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分管副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协调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2.2安全管理责任
2.2.1院长是医院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医院安全工作负总责。
2.2.2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本科室的安全工作负责。
2.2.3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三、医疗安全管理
3.1医疗安全教育培训
3.1.1医院应定期组织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3.1.2新入职员工必须参加医疗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2医疗安全监控
3.2.1医院设立医疗安全监控机构,负责对医疗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2.2医疗安全监控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安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3医疗事故处理
3.3.1医院应制定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等环节。
3.3.2医疗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环境安全管理
4.1环境安全检查
4.1.1医院应定期进行环境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电气设备等符合安全标准。
4.1.2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确保医院环境安全。
4.2应急预案
4.2.1医院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4.2.2全体员工应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信息安全
5.1信息保密
5.1.1医院应加强信息保密工作,确保患者隐私和医院内部信息的安全。
5.1.2员工不得泄露患者信息和医院内部资料,不得在互联网上发布与医院有关的敏感信息。
5.2信息安全防护
5.2.1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防止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网络安全事件。
5.2.2员工应定期更新密码,不得使用弱密码,确保账号安全。
六、奖惩制度
6.1奖励
6.1.1对于在医疗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医院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6.1.2对于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的员工,医院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6.2惩罚
6.2.1对于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员工,医院应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6.2.2对于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医疗事故的员工,医院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
7.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7.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
7.3本制度的修订需经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院长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