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冲孔灌注桩工技术交底记录.doc

发布:2017-06-14约2.5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工 程 名 称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期(东西一路、南北四路、南北六路)市政工程 部 位 名 称 金鸡渠桥工程 工 序 名 称 冲孔灌注桩 交底内容: 工程概况 本工程桥梁钻孔桩基础总桩数为12根,施工范围从0#桥台至1#墩,其中桥台桩基单排布置,桩径为1.2m。桩尖进入微风化花岩厚度不小1.2米。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冲孔灌注桩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花岗岩,遇软弱夹层时必须穿越软弱夹层。 桩身材料:混凝土等级为C25,为水下混凝土;钢筋R235A级,HRB335级。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分段钢筋笼中的纵筋采用对焊接长,加强筋采用双面焊;纵向钢筋接头应每隔一根错开,同一截面可接长50%的总钢筋面积的钢筋,相邻接头错开1000mm以上;螺旋箍筋与纵筋点焊,螺旋箍筋采用单面搭接焊10d接长。 采用正循环工艺成孔和清孔,桩身垂直度偏差要求不大于0.5%,桩径偏差要求不得超过-50~+100mm,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要求不大于50mm。 成孔过程中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30。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清孔至浇灌混凝土的时间不得大于30分钟,否则须重新清孔;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进行记录,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 水下混凝土的塌落度为180~220mm。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工程桩施工应超灌至少500~800mm的混凝土。 允许偏差 (转下页) (接下页) 交底内容: 钻(冲)孔灌注桩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钢筋笼 主筋间距 ±10 箍筋间距或螺旋箍螺距 ±20 笼 直 径 ±10 笼 长 度 ±50 桩的位置偏移 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 垂直于桩基中心线 1~2根桩,单排桩、群桩、基础的边桩 d/6且≯100 沿桩基中心线 条形基础的桩、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d/6且≯150 垂直度 0.5/100 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水下混凝土) ±20 注:d为桩的直径。 操作工艺 泥浆的制备和处理 除能自行造浆的土层外,泥浆制备要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 泥浆护壁要符合下列规定 a、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要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要高出最高水位1.5m b、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筑混凝土。 c、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要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 d、在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要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 e、废弃的泥浆、渣要按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处理。 下套管(护筒) 钻孔深度达到5m左右时,提钻(锤)下套管(护筒)。 套管(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冲)头100mm。 套管(护筒)位置要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护筒)与孔壁之间要用粘土填实,套管(护筒)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 套管(护筒)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小于lm,在砂土中不小于1.5m,并要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lm以上。 桩机就位 钻(冲)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冲)孔深度,要在机架或钢丝绳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钻(冲)孔作业 为保证成孔直径,钻头或冲锤外径要与桩径一致。为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冲)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冲)至持力层后,按设计要求钻(冲)至进入持力层深度,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测定泥浆相对密度。 (转下页) (接上页) 交底内容: 孔底清理及钢筋笼安放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要相应提高。 在钻(冲)孔至设计标高后,要对孔底沉渣进行清理。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要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要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水下混凝土浇筑 在清孔完成30分钟内要浇注水下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水下浇筑混凝土要连续施工。 试块留置 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1组。每根灌注桩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