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海南高考卷政治评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海南高考卷讲评;4、考查内容:根据信息,拓展考查经济效益的知识(经济效益是产出与投入之比),特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综合能力。
解题方法:
(1)明确经济效益的公式(产出/投入)。
(2)根据表格分别计算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四种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并进行比较和选择。种植大户:土豆:120000/45000≈2.7,玉米:98000/2000=49,白菜:90000/9000=10。普通农户:玉米:10000/3000≈3.3,小麦:14000/5500≈2.5。;根据以上数据,①种植白菜的产出投入比高于种植土豆,正确。不管是种植大户与普遍农户比较,还是普遍农户自身比较,种植玉米的产出投入比总高于种植小麦,②种植玉米的产出投入比低于种植小麦,错误。普遍农户种植小麦的产出投入比约为2.5,在所有经济效益中是最小的,③正确。普遍农户和种植大户种植玉米的产出投入比分别为3.3和49,④普通农户??植玉米的产出投入比高于种植大户,错误。;5、考查内容:综合解读表格信息,考查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即规模经济和经济结构。
解题方法:由表可知,种植大户的种植面积为180亩,而普遍农户的种植面积为25亩,种植大户收益率高于普通农户的原因之一是发挥了规模经济的作用,①可选。在四种农产品中,普通农户种植小麦的产出投入比最小,即经济效益最低;种植大户没有种植小麦,而种植了经济效益比小麦都高的其他农产品,因此,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是种植大户收益率高的原因之二,②应选。③白菜种植占比小、④玉米种植占比大,是指白菜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在种植总面积中的比重,虽然它们都符合表格信息,但是它没有紧扣收益率公式(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内涵说明原因,因此是无关项,不选。;补充:规模经济反映规模与成本的关系,它的优越性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新增的产品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超过一定的规模,就会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23.(10分)辨析题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拉弗;1、企业生产需要成本,企业的再生产也需要新的投入,如果要扩大生产规模,壮大实力,企业还得增加投入。假如税率不断增加,那么企业后续生产的投入就会不足,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降低企业的产能,这样必然会缩减税源,上交给国家的税收必定会随着减少。这就是在“E”点以后,随着税率提高而税收收入减少(抛物线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2、当税率为100%时,生产会因此停顿,政府再也无税可征。因此,“E”点是政府税收收入和生产增长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政府选择税率的最佳点。
3、图中右边阴影部分,拉弗称之为税收禁区,意思是禁区内的税率过高,既妨碍生产,又减少税收收入。;(2010年高考重庆卷)经济学家拉弗用图揭示了税率与税收之间的关系。;23.(10分)辨析题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税基是指计税依据或计税标准。它包括实物量与价值量两类,前者如现行资源税中原油的吨数,消费税中黄酒、啤酒的吨数,汽油、柴油的数量。后者如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人所得额,营业税中的营业额等。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扩大税基会增加税额,缩小税基会减少税额。税基又制约着税率的具体形式和使用标准。;24.(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特征、手段和价值)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第一段话和第二话是一般到特殊的结构,具体说明大数据的特征特别是价值)
(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大数据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作用。(10分);①便于全面高效收集与整合交通、环境、资源、户籍人口等信息;(2分)
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水平;(3分)
③能够在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提高行政效率;(3分)
④有利于推进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2分);(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