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吕小星第1章多媒体概述课件.ppt

发布:2016-12-27约1.52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1.4.4 虚拟现实的三个特征 3.构想性 构想性(imagination)是指参与者借助虚拟现实系统给出的逼真视听触觉信号而产生的对虚拟空间的想象。 可以使人类突破时间与空间,去体验世界上早已发生或尚未发生的事件;可以使人类进入宏观或微观世界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可以完成那些因为某些条件限制难以完成的事情。 *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1.4.5 虚拟现实的研究方向 1.感知技术 2.合成显示技术 3.建模技术 4.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 5.支撑软件与开发工具 *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1.5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1.5.1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 1.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1) 1965年,纳尔逊(Ted Nelson)提出了一种计算机上把文本中遇到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并为这种方法杜撰了一个词,称为“hypertext(超文本)”。 (2) 197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体系结构机器组向DARPA提出多种媒体(Multiple Media)的建议。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 1.5.1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 2. 实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1) 1984年美国Apple公司在研制Macintosh计算机时,创造性地使用了位映射(bitmap)、窗口(window)、图符(icon)等技术。 (2)1987年Apple公司又引入了“超级卡”(Hypercard),使Macintosh机成为更容易使用、易学习并且能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机器,受到计算机用户的一致赞誉。 (3) 1985年,美国Commodore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系统。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 1.5.1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 2. 实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4) 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联合研制并推出CD-I。并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可成为国际标准。 (5) 1987年3月,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在国际第二届CD-ROM年会展示了交互式数字视频(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的技术。 (6) 1985年10月IEEE计算机杂志首次出版了完备的“多媒体通信”的专集,是文献中可以找到的最早的出处。 (7) 1987年,成立了交互声像工业协会,该组织1991年更名为交互多媒体协会(IMA, Interactive Multimedia Association)。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1.5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1.5.2 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阶段 (1) 1990年10月,在微软公司会同多家厂商召开的多媒体开发工作者会议上提出了MPC 1.0标准。 (2) 1993年由IBM,Intel等数十家软硬件公司组成的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MPMC,The 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cil)发布了多媒体个人机的性能标准MPC 2.0。 (3) 1995年6月,MPMC又宣布了新的多媒体个人机技术规范MPC 3.0。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 1.5.2 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阶段 (4) 1992年,实现网络上的第一个M-Bone音频广播。 (5) 1993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美国超级计算应用国家中心开发出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Mosaic。 (6) 1986年ISO和IEC联合成立了联合图片专家组JPEG,主要制定静态图像帧内压缩编码ISO/IEC 10918即JPEG标准。 (7) 1988年成立了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1992年正式通过ISO/IEC 11172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即MPEG-1标准。1995年5月15日正式通过并编辑出版了ISO/IEC 13818即MPEG-2标准。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 1.5.2 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阶段 MPEG-1标准的正式名称叫“信息技术——用于数据率1.5Mbit/s的数字存储媒体的电视图像和伴音编码”,由系统、视频、音频、一致性测试和软件模拟五个部分组成。 MPEG-2标准的正式名称叫“信息技术——活动图像和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MPEG-2的基本位速率为4~8Mbps,最高达15Mbps。MPEG-2包含九个部分:系统,视频,音频,一致性测试,软件模拟,数字存储媒体命令和控制(DSM-CC)扩展协议,先进音频编码(AAC),系统解码器实时接口扩展协议,和DSM-CC一致性扩展测试。 MPEG-4标准的正式名称叫“甚低速率视听编码”,定义了一个广阔的 第1章 多媒体概述 * 1.5.2 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阶段 MPEG-4标准的正式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