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李强第二章_多媒体元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4.4 动画制作过程 2.电脑动画制作过程 2.5 音频 2.5.1 音频概述 1.声音的基本特征 声音是由空气中分子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连续信号 声波的振幅表示声音信号的强弱程度 声波的频率反映出声音的音调 声音细尖表示频率高,声音粗低表示频率低 2.声音信号数字化 为使计算机能处理音频,必须对声音信号数字化 波形声音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声音形式 相应的文件格式是WAV 文件或VOC文件 3.声音素材 声音素材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人工录入后转化成的WAV文件 二是从CD光盘中直接摘录下来的WAV格式文件 比较常用的音频处理软件是Cool Edit 2.5.2数字音频信息的获取技术 1.音频的获取途径 音频数据的获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用声卡录制、采集声音信息,并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2)使用声卡及MIDI设备在计算机上创作乐曲。 (3)从互联网下载或购买音频光盘。 2.采样频率 复杂的声波由许许多多具有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正弦波组成 代表声音的模拟信息是个连续的量,不能由计算机直接处理,必须将其数字化 常用采样频率有:44.1KHz、22.05KHz、11.025KHz等 3.采样精度 量化数据位数(也称量化级)是每个采样点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经常采用的有8 位、12 位和16 位。 4.声音信息的压缩编码 用二进制数按规定的方法或编码标准在计算机内表示声音信息称为音频编码。 常用的音频编码有:PCM 和ADPCM ,可达压缩比为 3:1。 记录声音时,如果每次生成一个声道数据,称为单声道;每次生成两个声波数据,称为立体声。 采用数字音频获取声音文件的方法最突出的问题是信息量大,其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存储容量=采样频率×采样精度/8×声道数×时间 5.电子乐器的数字接口MIDI MIDI为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译作乐器数字化接口,是为了把电子乐器与计算机相连而制定的一个规范,是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 多媒体PC机要求声音卡上包含MIDI合成器和MIDI输入/输出端口。 6.声音文件的存储格式 2.6 视频 2.6.1 视频概述 1.视频基础知识 视频是由一幅幅单独的画面序列(帧frame)组成 ,这些画面以一定的速率(fps)连续地投射在屏幕上,使观察者具有图像连续运动的感觉。 视频文件的存储格式有AVI、MPGMOV等。 视频标准主要有NTSC制和PAL制两种。NTSC 标准为30fps,每帧525行。PAL 标准为25fps,每帧625行。 视频的技术参数有:帧速、数据量、图像质量。 2.视频的主要参数 (1)帧率 帧率(Frame rate)是用于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所谓的测量单位为每秒显示帧数(Frames per Second,简:FPS)或“赫兹”(Hz)。 (2)扫描 扫描有隔行扫描(Interlaced scaning)和非隔行扫描两种。非隔行扫描也成为逐行扫描 (3)视频分辨率 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图像的大小或尺寸。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等。 (4)长宽比 显示屏幕是矩形形状,长宽比是指作为物理图像长度和宽度的比例。 (5)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也叫“色域”。实际上就是各种色彩的集合范围。色彩的种类越多,色彩空间越大,能够表现的色彩范围(即色域)就越广。 (6)视频压缩技术 视频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视频的前提。 采用压缩技术以后通常数据带宽右以降到1-10MB/秒,这样就可以将视频信号保存在计算机中并作相应的处理。 2.6.2 视频格式 1.视频信号与电视制式 我国及东南亚采用PAL制式,美国(包括台湾)采用NTSC制式。原苏联等欧洲国家采用SECAM制式。 2.视频文件格式 (1)ASF (2)AVI (3)MPEG (4)DIVX (5)QuickTime(MOV) (6)REAL VIDEO(RA、RAM) 2.6.3视频采集 1.视频采集技术 视频采集(Video Capture)把模拟视频转换成数字视频,并按数字视频文件的格式保存下来。 视频采集就是将模拟摄像机、录像机、LD视盘机、电视机输出的视频信号,通过专用的模拟、数字转换设备,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息的过程。 视频采集卡是主要设备,它分为专业和家用两个级别。 2.视频采集设备 (1)数码摄像机 是将光信号通过CCD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模拟数字转换,以数字格式将信号存储在数码摄像带、刻录光盘或者存储卡上的摄像记录设备。 英文名为Digital Video,缩写为DV。 (2)视频采集卡 视频采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