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李强第一章_多媒体技术基础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要点: 多媒体技术定义及其特点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 1.1 多媒体技术概述 1.1.1 多媒体技术定义 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 媒体分为五大类: 感觉媒体 表示媒体 显示媒体 存储媒体 传输媒体 媒体种类 1.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集成性 (2)控制性 (3)交互性 (4)非线性 (5)实时性 (6)信息使用的方便性 (7)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1.2 多媒体系统 1.2.1 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 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除了常规的硬件如主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显示器、网卡之外,还要有声卡、显卡及光驱等部分。 1.2.2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 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必须在原基础上扩充多媒体资源管理与信息处理的功能。 多媒体编辑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声音编辑软件以及视频编辑软件。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创作工具用来帮助应用开发人员提高开发工作效率,它们大体上都是一些应用程序生成器,它将各种媒体素材按照超文本节点和链结构的形式进行组织,形成多媒体应用系统。 Authware软件及界面 Director MX 2004软件及界面 1.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1.4 多媒体关键技术 1.4.1数据压缩与解压缩 在多媒体计算系统中,信息从单一媒体转到多种媒体;若要表示,传输和处理大量数字化了的声音/图片/影像视频信息等,数据量是非常大的。 多媒体数据之所以能够压缩,是因为视频、图像、声音这些媒体具有很大的压缩力。 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据量大,同时要求传输速度要高,目前的微机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对多媒体数据必须进行实时的压缩与解压缩。 1.JPEG(Join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标准 JPEG是1986年制定的主要针对静止图像的第一个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该标准制定了有损和无损两种压缩编码方案,对单色和彩色图像的压缩比通常为10:1和5:1。 JPEG广泛应用于多媒体CD-ROM、彩色图像传真、图文档案管理等方面。 2.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标准 MPEG即“活动图像专家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一个专家组。 MPEG是目前热门的国际标准,用于活动图像的编码。在这里,编码指的是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我们今天能够欣赏V-CD和DVD,完全得益于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 MPEG 包括MPEG-Video、MPEG-Audio、MPEG-System三个部分。 MP3是应用于MPEG-1的一项音频压缩技术标准,英文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3。 普通MP3播放器与车载MP3播放器 3.H.216(又称为P64标准) H.216是CCITT(国际电报电话会议)所属专家组主要为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而制定的标准,是关于视像和声音的双向传输标准。 近50年来,已经产生了各种不同用途的压缩算法、压缩手段和实现这些算法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软件。人们还在不断地研究更为有效的算法。 1.4.2 媒体同步 同步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多媒体系统中的同步主要指各媒体对象间的时序关系,广义的多媒体同步包括媒体对象之间的内容、空间、时间关系。 媒体对象中各单元的表现间隔完全相同,则称之为连续媒体对象,如视频,它包括一系列的有序帧,每一帧有一固定的表现间隔。 在多媒体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图像与语言没有同步,人物说话的口型与声音不吻合,观众就感觉很不舒服。这种相关音频流与视频流之间的同步叫做唇同步。 1.4.3 多媒体网络 1.多媒体网络概念 多媒体网络是一个端到端的、能够提供多性能服务的网络。因此,它由多媒体终端、多媒体接入网络、多媒体传输骨干网络以及能够满足多媒体网络化应用的网络软件等4个部分组成。 语音 实时性:延时、抖动敏感;误码相对不敏感 数据 实时性要求不高,但要有严格的误码/校错保证 图象 实时性要求不高,但要求更高的带宽 视频 高的带宽、并对实时性要求较严,允许有误码 多媒体信息对网络要求 2.多媒体网络特性 (1)业务等级保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QOS保证。 (2)高带宽 随着图象、视频等多媒体在网上的大量采用,要求网络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3)可靠性保证 作为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运营网络,必须提供充分的网络可靠性。 (4)实时性 多媒体通信网应能满足各种实时业务的要求。 3.多媒体网络的应用 1.4.4 超媒体 1.超媒体概念 超媒体(hypermedia)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而且还可以包含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