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达尔的军事秘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盖达尔的“军事秘密”
革命之家
父亲彼得?伊西多洛维奇?戈利科夫(1879―1927),生于农民家庭(其父是农奴)。师范学校毕业后,先是教书,后来做税务工作。母亲纳塔利娅?阿尔卡季耶夫娜?戈利科娃(1884―1924),系世袭贵族之女(娘家姓萨利科娃),作家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远亲。她出生后,家道中落,不久其母离世,继母待她不好。中学毕业后,她违抗父命与穷教书匠彼得?戈利科夫在教堂里举行了婚礼,并与丈夫一道来到尔戈夫市外八公里的糖厂附属小学教书。后来,助产士学校毕业,在医院当助产士。他们家有四个孩子:儿子阿尔卡季(盖达尔),女儿娜塔莎、奥利娅和卡佳。
父母在1905―1907年革命中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活动。他们散发号召推翻沙皇的传单,保存“非法”书籍,把地下工作者藏在他们家里,父亲还组织了当地糖厂工人罢工,秘密集会。革命失败后,城里开始大逮捕,1908年秋全家被迫离开尔戈夫,几经辗转,1912年终于到了阿尔扎马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父亲应征入伍。从战场回来后,与妻子离了婚。1917年父亲加入了俄共(布)。1917年二月革命后,历任团政委、团长、师政委等职。国内战争期间,他一直在前线。1920年母亲在阿尔扎马斯入了党。在吉尔吉斯斯坦工作时期,先后任普热瓦利斯克(现为卡拉科尔)县卫生保健科科长、县革命委员会委员、省卫生保健处处长等职。患结核病后,回到国内新罗西斯克,任州卫生保健处处长。1924年她在弥留之际写信嘱咐儿子,要他为苏维埃政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笔名考证 盖达尔旧居纪念馆(阿尔扎马斯)
1925年,戈利科夫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拐角处的房子》。作者署名就只是一个“盖达尔”,既无名字,也无父名,甚至连一个首写字母也没有,后来发表作品时,他才以“盖达尔”作为自己的姓,署名为“阿尔卡季?盖达尔”。过了若干年后,他的儿子铁木儿和女儿热尼娅,以及孙子叶戈尔都用“盖达尔”取代了“戈利科夫”。确实,“盖达尔”不像是俄国人的姓氏,但它是从哪儿来的呢?无从知道。不过,也有人问过作家本人,但他没回答这个问题。你若是纠缠之,他便用笑话搪塞过去了。盖达尔牺牲后,社会上对其笔名的由来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据我所知,就有七八种之多,现选几种简述如下。
一、弗?索洛乌欣在《咸湖》一文里说,“盖达尔”好像是纯粹的哈卡斯词,正确读音不是“盖达尔”,而是“海达尔”,意即“到哪里去”。鲍里斯?卡莫夫也解释说,哈卡斯语里有个疑问词“海达尔”,相当于俄语的“到哪里去”。他推测,当地人与年轻的团长打招呼时常说:“海达尔,戈利科夫?”(“你到哪里去,戈利科夫?”)于是,戈利科夫灵机一动,干脆把“盖达尔”做了自己的笔名。
二、据传记作家列夫?卡西尔说,“盖达尔”源自蒙古语,意即“跑在前面的骑士”。他讲,蒙古的侦察兵总是骑马跑在所有人前面,发现危险情况就通知其余的人。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和鲁?弗拉尔曼也认为这个笔名来自蒙古语,意思是“跑在前面的骑士”。据查证,在蒙古语和二十种东方语言里根本没有“盖达尔”一词。但是,鉴于盖达尔在危及关头冲锋在前的大无畏精神,故很多人还是乐意接受这种说法。
三、作家的中学同学阿?戈利金做出这样的解释:Г―姓(戈利科夫)的第一个字母,АЙ―名字(阿尔卡季)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Д―法语的介词,意即“来自”,АР―家乡(阿尔扎马斯)的头两个字母。Г-АЙ-Д-АР―就是“来自阿尔扎马斯的戈利科夫?阿尔卡季”。作家的儿子铁木儿在自己的书《阿尔扎马斯的戈利科夫?阿尔卡季》里对这一说法表示认同。此种说法虽有独创性,但不完全是或完全不是盖达尔式的别出心裁的思维方式。
四、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一些文艺学家推测:20世纪初期,出了一本很流行的童话书《盖达尔王子的故事》,重版了几次。阿尔卡季?戈利科夫想必看过这个童话故事,而且十分赞美盖达尔王子的高尚行为,故而将该书主人公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
个人生活
初恋 马鲁霞(玛利娅?尼古拉耶夫娜?普拉克辛娜),农艺师之女,护士。1921年,十七岁的盖达尔在坦波夫服役。他因脑伤住院时认识了小护士马鲁霞。那时马鲁霞才十六岁,还是一个小姑娘。他们婚后生了一个儿子热尼亚,但儿子不到两岁便夭折了。战争岁月动荡不安,盖达尔四处征战,夫妻聚少离多,终致家庭破裂。后来,盖达尔十分怀念马鲁霞,1934年旧地重游时,还到过他们初识见面的地方。
第二个妻子 利娅?拉扎列芙娜?索洛米扬斯卡娅(1907―1986),记者、编辑、剧作家。20世纪20年代中期,经过短暂的热恋之后,她与盖达尔在彼尔姆结婚。1926年,他们的儿子铁木儿出生了。1931年她携子离家出走,另求新欢。30年代中期,她先后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和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1938年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