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散文标题、意蕴类题目.ppt

发布:2018-02-11约2.59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1、明确散文标题题型; 2、掌握解题的思路、模式、语言。 题型一 标题式探究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意蕴是标题艺术性的重要方面。标题类题目在高考中屡屡出现,有的是对标题的艺术性及作用的分析探究,有的是对标题内涵的理解与探究。 散文标题的特点 (2015·福建高考)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2014·天津高考)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探究题目×××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2)作者以×××为题的意图是什么? (3)标题“×××”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常见设问方式 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义,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解题思路 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在这些题目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有些题目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解题思路 答题模板 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 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解题思路 探究文本意蕴 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即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散文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其深刻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其探究的类型常有两种: 1.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 2.探究文本某些方面(如形象、情节、环境氛围等)的思想情感意蕴。 常见设问方式 2015?山东卷: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2015?江苏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2014?福建卷: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 其他设问方式: (1)请探究××的丰富意蕴。 (2)请探究××的几层深意。 (3)请探究××的深刻意蕴。 (4)请探究文中蕴涵了作者对××的哪几层感悟。 (5)××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试加以探究。 1.要掌握“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内涵。 (1)从不同角度 ①作者角度 作者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都可能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作品主题的表现。 ②作品角度 对作品中的形象、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 ③读者角度 主要是读者的阅读感受。 解题思路 (2)从不同层面发掘 就是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2.要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和进行层面切割。 (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 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领域的读者所获得的认识和启发是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彼此的审视角度不同。对一篇散文,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个体人格成长与形成等角度,来发掘其深层的意蕴。这就需要学会根据文本本身的内容多方位联系,选择那些与文本关联较紧密的方面,作为考察视点。 (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 一般说来,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作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进行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的适用的一般性意义。 3.答案要简明而规范。 考试时间不允许考生信马由缰,长篇大论(有明确字数要求的除外),所以答题时需要三言两语点到要害。在组织语言作答时应考虑到答案的规范性,一般宜用“总分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