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及对策.doc

发布:2017-01-05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 夏冬灵 2315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的要求和就医过程中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由于医学科学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疾病诊断的经验性、疾病病因的复杂性、疾病发展与变化的不可预知性及药物治疗与毒副反应共存的属性,还有病人体质的差异性。使医疗服务具有很高的风险[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创伤部位特殊,病情复杂多变,护理操作多,属于高风险护理。本文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一切的护理风险,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08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例79例。男50例,女29例,年龄6~77岁,平均年龄49.93岁,平均住院16.75日。对病例中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表1 79例护理病例中的护理问题 排序 项目 出现频次 百分比(% ) 1 脑组织灌注异常 79 100 2 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 79 100 3 知识缺乏 79 100 4 自理缺陷 79 100 5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75 94.94 6 营养失调 65 82.28 7 有感染的危险 46 58.23 8 有受伤的危险 45 56.96 9 肢体废用综合症 35 44.30 10 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 32 40.51 11 体温异常:表现为中枢性高热 22 27.85 12 呼吸模式改变 6 7.59 13 组织灌注不足 5 6.33 2 护理风险分析 2.1 疾病方面 2.1.1 脑组织灌注异常:与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多有关。脑组织灌注减少加重脑细胞缺氧,脑细胞水肿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有脑疝发生的危险,危及生命。 2.1.2 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与意识不清、呕吐、咳嗽反射障碍有关。因此会有窒息、气体交换障碍、肺部感染等危险。 2.1.3 知识缺乏:护士评估患者的知识水平不只是看其文化程度,主要是评估其对颅脑损伤的了解程度,统计结果显示,不论文化程度高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均属于缺乏之列,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用药常识及配合治疗护理等方面缺乏了解,若卫生宣教不到位,很可能导致许多风险和纠纷的发生。 2.1.4 自理缺陷:与意识不清、卧床有关。不能自理个人卫生及其他的生活。若护理不到位,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2.1.5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不清、躁动、长期卧床及汗液、大、小便刺激有关。主要是肢体屈曲部、臀裂、骨隆突处。 2.1.6 营养失调:与意识不清不能进食,及颅脑损伤后营养消耗增多有关。急性期由静脉补给,伤后及早鼻饲营养,有利于预防应激性溃疡,改善营养促进康复。[2]。若鼻饲饮食类别、量、温度不适会出现鼻饲并发症。 2.1.7 有感染的危险:主要表现有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与病情严重,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各种侵袭性操作有关。如: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内手术;肺挫伤、肺部痰液淤积、吸痰及保留导尿等。 2.1.8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不清、躁动有关,此类病人易发生坠床或出现新的创伤,不正确使用热水袋会发生烫伤。外伤性癫痫抽搐时有舌咬伤的风险。外伤性精神症状所致的创伤。 2.1.9 肢体废用综合症的危险:颅脑损伤后常有四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早期若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而影响其功能。 2.1.10 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早预防。 2.1.11 体温异常:表现为中枢性高热,体温高不易退,常需要物理降温,甚至应用冬眠。若观察或护理不当会出现冻伤或其他意外发生。 2.1.12 呼吸模式改变:与无自主呼吸用呼吸机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