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4课三、《制作一个交通标志》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第二单元第4课三、《制作一个交通标志》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制作一个交通标志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第二单元第4课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伦理与法规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制作交通标志的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以及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创新实践。同时,学生也将学会遵守信息伦理与法律法规,确保在现实和虚拟社会中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交通标志的基本技能。
-理解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包括颜色、形状和图案的标准含义。
-学会合理运用图层和绘图工具,以提高交通标志的制作效率和质量。
2.教学难点
-交通标志设计原则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颜色、形状和图案的象征意义。
-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交通标志设计的操作技巧,如使用图层、选择工具、绘图工具等。
-在设计过程中,如何结合创意和实用性,创作出既美观又符合标准要求的交通标志。
举例说明:
-在讲解交通标志设计原则时,教师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交通标志,并解释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图案所代表的含义,例如红色代表禁止或警告,蓝色代表指示信息等。
-在操作技巧方面,教师可以演示如何使用图层来管理和修改交通标志的各个部分,以及如何使用绘图工具来绘制标志的细节。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设计灵感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结合创意和实用性,创作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交通标志。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以便跟随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一系列与制作交通标志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和制作过程。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为适合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展示台,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作品展示。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交通标志图片,引发学生对交通标志的兴趣,提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与交通标志相关的知识,如交通标志的种类、颜色和图案的含义等。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制作交通标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软件、创建图层、绘制图案等。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交通标志,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操作。
互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分析并解释不同类型的交通标志所使用的颜色、形状和图案的含义。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合作制作一个交通标志,要求符合标准要求和设计原则。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制作步骤和技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思考并回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创新且实用的交通标志?”并提交作业。
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交通标志设计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国内外优秀的交通标志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交通标志设计风格和特点。
-交通标志制作软件教程:介绍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制作软件,如AdobeIllustrator、CorelDRAW等,并提供相关的教程和操作指南。
-交通安全知识读物:推荐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知识的读物,如《交通安全手册》、《交通安全常识》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更多的交通标志设计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交通标志设计风格和特点。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交通标志制作软件,按照教程进行学习和操作,提高自己制作交通标志的技能和水平。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知识的读物,增加自己的交通安全知识储备,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学生可以参与一些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如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海报、编写交通安全宣传文章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和周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板书设计
①设计原则:简洁明了、易于识别、符合标准
-交通标志的设计应简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