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体现科学本质和科学价值。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变化过程涉及的原理较多,只有揭示其过程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学生才能基于一般原理,解决多样化的具体问题。本节课内容力图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概念及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钡餐、水垢、污水处理和龋齿等问题的解释,帮助学生深化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学习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最终建立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新认识1.溶解平衡,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的理论,更为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2.4.2.1.2...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
环节1
引入 【知识回顾】以硫酸钡悬浊液为例谈谈你对沉淀溶解平衡的认识
【引入】利用我们已有的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我们可以解释自然现象(比如上节课我们提到的溶洞),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回答问题】
1.难溶电解质在水中会建立沉淀溶解平衡;
2.用Ksp来定量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3.Q与Ksp的关系及平衡移动。
聆听,体会
?
对第一课时知识进行回顾,引入第二课时 ?
?
?
?
环节2
建立
模型
环节3
模型的应用
【实例一】医院中进行胃部透视时,为取得良好的检查结果,需要在检查之前服用“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为什么不用碳酸钡做“钡餐”?
【板书】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
钡离子中毒可以用什么溶液解毒?为什么?
【总结并板书】: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思考、回答问题】
碳酸钡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CO3(S)Ba2+ + CO32-
,胃酸的成分是盐酸,氢离子与CO32-反应使得CO32-浓度降低,Q<KSP,平衡正向移动,碳酸钡溶解。
【书写离子方程式】
用硫酸钠溶液来解毒
硫酸根浓度增大,使得Q>KSP使平衡向生成硫酸钡沉淀的方向移动 ?
?
?
通过钡餐的问题,引出沉淀的生成和沉淀的溶解,初步构建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
【实例二】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向废水中加入FeS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Cu2+、Hg2+等)转化成沉淀而除去。
请用化学用语和文字描述解释FeS除去废水中Hg2+的原理,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已知:Ksp(FeS)= 3.7×10–19 Ksp(HgS)= 4×10-53
总结:
1、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2、沉淀转化的一般规律
【实例三】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 、CaSO4。 Ksp(CaSO4)=4.93×10-5 、Ksp(CaCO3)=2.8×10-9
如何除去水垢中的Mg(OH)2 、 CaSO4?
【展示】化学法除锅炉水垢实际方案
【问题】
请用化学用语解释除水垢的原理,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2、除水垢2溶解的方法还可能有什么?
【演示实验】氢氧化镁与氯化铵溶液的反应
【板书】2.沉淀的溶解
【总结】除去水垢就是让沉淀溶解平衡向着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方法有:加水、加入能与沉淀溶解平衡中微粒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的物质。
?【思考、回答问题】
Fe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S(S)Fe2+ + S2-
+
Hg2+
?
?
? HgS
FeS + Hg2+ = HgS + Fe2+
聆听总结
【分析问题】
除去Mg(OH)2 可以用盐酸或氯化铵溶液,除去硫酸钙应该用碳酸钠溶液然后再用盐酸
【动手实验】
【思考、回答、解释原理】
?CaSO4+CO32- = CaCO3+SO42-
Mg(OH)2+2NH4Cl = MgCl2 + 2NH3·H2O
?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模型解释沉淀转化的问题
利用Ksp来表示沉淀的溶解能力
?
让学生对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巩固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应用。
动手实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进一步巩固沉淀溶解平衡模型的应用 【实例四】龋齿的形成与防护
吃糖后不刷牙容易形成蛀牙。为什么?
信息:
1.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起着保护牙齿的用,其主要成分为Ca5(PO4)3OH(羟基磷酸钙), 它是一种难溶电解质,Ksp=2.5×10-59;
2.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有机酸;
已知牙膏里的氟离子会与Ca5(PO4)3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