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节_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发布:2016-12-30约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一、电源:一切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例:发电机 干电池 太阳能电池 核反应堆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核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注意:插座并不是电源。因为他并没有完成能量转化, 只是送电系统的一部分。 不同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同,例: 二、电动势[E(ε)] 1、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注意:电动势是电源本身的性质,与外电路无关。 2、电动势ε大小: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测量:可用伏特表直接测量。 3、电源作用:维持电路两端恒定的电压,电路里有恒定 的电流。 分析电路 R 1)外电路:电源外部电路。 电流:从“+”极经导线流向“-”极。 即:从电势高处流向电势低处。 (电场力做功) I I + - - - - + + + 2)内电路:电源内部电路。电流:从“-”极线流向“+”极。 I 此时谁来移动正电荷? 非静电力做功,消耗其他形式的能。 干电池消耗化学能 发电机消耗机械能 核反应堆消耗核能 太阳能电池消耗太阳能 4、电动势: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 移到正极所做的功,跟被移动电量的比。 即: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移动单位正电荷所 做的功。 ε= W非 q 单位:焦耳/库仑 1J/c=1v 类比:电势差(电压) U= W q 电场力做功 三、内电压、外电压 1、外电压:外电路两端的电压。也叫路端电压。 U外 = I R外 2、内电压:内电路两端的电压。 即:电源内阻上降落的电压。 I I + - - - - + + + I R v1 v2 内电阻:内电路的电阻(r)。 课本P159图14-13 结论: U外 + U内= 定值,反映电源本身的性质。 即:电源电动势。E= U外 + U内 U内= I r 电动势ε大小: 1、电路断开时,两极间的电压。 2、电路闭合时,内外电压之和。 注意:今后计算电路问题时,应考虑电源内电路。 即:内阻对分析问题的影响。 从能量守恒观点看: W非 = W外 + W内 消耗其他形式的能=外电路消耗能+外电路消耗能 E I t = U外 I t + U内I t E= U外 + U内 = I ( R外 + r ) I = E R外 + r 全电路 欧姆定律 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源 电动势成正比,和电路的内外 电阻之和成反比。 表达式: I = E R外 + r 与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关系:当r=0时, E=U得:I= U R 1、路端电压U随外电阻R变化的规律 A、当外电阻增大时,内外电压如何变化? R外 R总 E一定 I r一定 E一定 U内 U外 R外 ∞时(断路) U外 =E 即:断路电压 等于电动势 B、当外电阻减小时,内外电压如何变化? R外 R总 E一定 I r一定 U内 E一定 U外 R外 0时(短路) Im= E/r 短路电流 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随外电阻减小而减小。 A V U外 I 0 E Im 斜率:r = E/Im 是内阻! U外 I 0 E Im 注意: 1、图象是函数的图象,即: U外= E – I r ,y轴截距 为电源电动势E;x轴截距 为Im;斜率为内阻。 2、用此方法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图象是处理实验 数据的重要方法。 五、关于电源的功率 1、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 :外电路消耗的功率。 包括导线、用电器 P出= U外I = I R外 2 纯电 阻电路 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随外电阻R外变化的规律 在纯电阻电路中,定性分析P出 与R外的关系得:,电源有最大的输 出功率。 I = E R外 + r P出= U外I = I R外 2 R外 E r P出= ( ) E R外 + r R外 2 E (R外 – r) R 2 = 2 - 4r R= r时,P出有最大值。 为Pmax=E /4r 2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 P内 = I R内 2 3、电源总功率(P总):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