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生课堂有效倾听之我见.doc

发布:2017-06-20约2.9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生课堂有效倾听之我见   摘 要: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活动有效进行。因此,语文老师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很重要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堂倾听 倾听习惯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尽管学生都在听课,但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倾听、过耳不过心、选择性忽略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加以悉心地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课堂倾听质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当前小学生课堂倾听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习惯尚未养成,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进行提问,而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认真倾听,经常出现一名学生在回答,周围其他学生在讨论、事不关己等情况。另外,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倾听,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会出现小声讨论、走神等情况,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关注到,学生会不自觉地走进学习的误区等 其二,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据统计,小学生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8分钟,这18分钟恰好是教师教学的黄金时期,过了这个阶段,教师就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进一步推进教学的开展。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能长时间地关注一件事物,从而导致听课效率低,如果教师始终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学生往往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其三,由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感悟等不同,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失聪,忽视教师讲解的一些内容。由于性格特点、对课程的喜爱偏向程度等不同,一些学生选择性地倾听一部分内容,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会“选择性失聪”,自动关闭语音接收开口,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不是学生能控制的,而是一种不自觉的心理状态 其四,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学形式不新颖,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如何培养孩子们倾听的好习惯呢?作为一线教师,我也着急过、烦躁过,静下心来后,提醒自己不能焦灼,一定要追本溯源,寻找对策。孩子不会说、不会听,就好像小时候不会走路一样,需要家长指引。我们今天也在指引学生,孩子们从幼儿园的活蹦乱跳到小学一年级的规规矩矩,这期间的变化,像是翻过一座“山” 二、提高小学生课堂倾听效率的策略思考 1.教师以身作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是学生的榜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做出倾听行动。在课堂中,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专注地看着学生,放下手中的教案,停止走动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听不懂的问题的时候,要低下身子倾听学生,并且以学生能听到的声音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当教师与学生进行提问交流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互动,针对学生的观点,无论是否赞同都要认真地倾听,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等。教师的以身作则,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等 2.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倾听规则,对学生提出一定的倾听要求。倾听要求包括:在他人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倾听,不接话、不插嘴、不讨论;当教师讲解的时候,要认真地倾听,集中注意力,不走神、不接话等;当遇到需要互动的问题时,要与学生积极地互动,认真地思考。在倾听中,要养成专心、耐心、虚心的习惯。所谓的专心就是认真地听他人说的每一句话,关注他们的思路观点等;耐心是能够等他人讲解结束,而不随意插话或是以其他形式打断他人;虚心就是要接受不同的观点,在自身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出现分歧的时候,仍然要认真倾听,而不随意打断或是强调自己的观点等 3.丰富课程内容 针对学生的选择性失聪等问题,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尽管在教学内容方面,学生的喜好兴趣等都是学生的不自觉行为,教师难以控制,但教师要主动将自己的课程设计得新颖独特。小学生更适合接受直观的内容,感性思维较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使直观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4.为学生创建舒适的倾听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合倾听的课堂环境,包括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创造和谐、互动、尊重的课堂环境。只有当学生处于被尊重的状态时,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在自己得到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与班级学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并且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在某位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提示其他学生保持安静等。在组织学生倾听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学生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每18分钟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教师在对学生提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