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自然第六册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1-12约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自然第六册教学设计 1、骨骼 一、目的要求 ?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体的骨骼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个部分,躯干骨包括脊柱、胸骨、肋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并能在自己的身上指出这些骨。 ?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3、向学生进行骨胳的卫生保健教育。? ? 二、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模型或挂图、投影片——人体的骨骼。 ? 三、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1.谈话: ? 我们在一年级曾学习过关于人体的知识,谁来说一说,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在三年级,我们要了解一些人体内部的构造。人体的内部有什么? ? 2.讲述:在这节课里,我们首先学习关于骨的知识。 ? 学习新课 ? 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骨骼结构 ? 讲解什么是骨骼:同学们已经知道,人体的内部有骨。骨是一块一块的,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这206块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副人体的骨架,这副人体的骨架叫做骨骼。 ? 观察人体骨骼的结构 ? 讲述:我们首先来观察,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 ? 学生观察。 ? 汇报观察结果。 ? 板书: 头骨 胸骨 ? 人体骨骼?? 躯干骨?? 肋骨 脊柱 ?? 四肢骨 上肢骨 下肢骨 ? ? 教师小结: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个部分;躯干骨由胸骨、肋骨、脊柱组成;四肢骨包括上肢骨、下肢骨。人体的骨骼是左右对称的。 ? 观察一些骨的外部形态 ? 头骨是什么样的? ? 脊柱是什么样的? ? 肋骨和胸骨是什么样的? ? 上肢骨的几块大骨分别是什么样的? ? 下肢骨的几块大骨分别是什么样的7 ? 练习 ? 学生对照人体骨骼图,摸一摸自己的骨骼的各个部分。 ? 教师说某块骨或某部分骨的名字,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 2.指导学生认识骨骼的作用 ? 讨论: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 教师小结: ? ?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作用。下肢骨是人体的支柱,脊柱是人体的大梁。有了骨骼的支撑,人体才有特定的外形——人形,有了骨骼的支撑,人才能站得住,坐得稳。 ?骨骼具有保护作用。头骨的上部形成一个坚硬的外壳,保护内部的脑;胸骨、肋骨、脊柱构成的胸廓,像一个笼子,保护着内部的心脏、肺等器官。 ?骨骼具有运动作用。因为骨骼是由一块块骨连接在一起的,大多数骨都可以活动,所以人体才能活动,作出各种动作——抬头、低头、弯腰、伸腰、抬臂、伸臂、曲臂、抬腿、曲腿、伸腿、走、跑、跳等。 ? 在课本第5页填写骨胳的作用: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的作用。 ? 3.向学生进行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 ? 谈话:? ? 因为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等重要作用,所以骨必须长得粗壮、坚固,才能更好地起到这种作用。另外,骨长得长,人的个子才能长得高。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长得粗壮、坚固,长得长吗? ?我们常看到有的人弯腰驼背,身体的姿势不好看。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脊柱变形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脊柱不变形呢? ? 讲解: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为了使骨骼健康地生长发育,要注意三方面: ?要注意营养,不挑食,并且多吃一些含钙的食品,如各种豆制品。因为钙是骨胳的主要成分,如果人体缺钙,骨就发育不好。 ?要注意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骨才能长得粗壮、坚固,长得长。据统计,同样年龄、同样性别的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平均身高要高4厘米~10厘米。 ?要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少年儿童的骨比较软,如果经常弯着腰读书、写字,脊柱就容易变形,形成驼背。脊柱一变形,不但很难看,而且会影响人的活动,影响心脏、肺等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用高度合适的桌、椅,不要连续很长时间读书、写字,学习一段时间就要活动活动身体。 ? 巩固、应用 ?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 ?人体的骨骼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 ? 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 教学小结: 2、关节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记住人体6个大关节的名称,并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正确指出这些关节;知道关节的作用是把骨连接在一起,使骨能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向学生进行关节的卫生保健教育。 二、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人体关节、肘关节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 1.提问:人体的骨骼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在自己的身上指出这些骨的部位。 ? 2.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人体的骨骼是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