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路基标准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填方路基标准化施工
(一)施工前准备
1、在进行填方路基施工前,必须对填方作业段及取土场做好临时排水规划及建设,确保路基不受水侵害及雨水冲刷边坡的危害。
2、原地面处理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
3、填方路基开工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
4、人员:每个作业点要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及熟练的机械操作手,做到人员各司其职,并在每道工序施工前,都要认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
5、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施工前都要进行检查、调试、试运行。机械设备性能稳定,运转正常方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6、路基填料通过土工试验确定,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7、检测设备:试验及高程检测设备,应及时标定,保养及管理,确保检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能正常工作,发挥其检测功能,保证施工质检需要和数据的准确性。
8、试验路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路堤的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路段施工,确定适宜的施工工艺参数,其施工总结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展开填方路基的大规模施工。
(二)原地基处理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用,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cm,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应符合原设计要求,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00m长的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用以指导和控制路基填筑施工。
试验段施工已包括以下内容:
1、填料试验、检测报告等;
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碾压遍数~压实度、含水量~压实度关系曲线等;
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
4、质量评定指标和标准
(五)摊铺
1、根据机械施工能力及运输距离的远近,配备相应的重型运输自卸车,同时考虑到运输车的故障等意外因素,多配备一、二辆运输车,以保证汽车运土连续性;
2、倒料前在地面上用石灰线标出方格,方格面积的大小根据一台运输车辆的装载量及填方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来确定,原则上一个方格倒一车料;
3、倒土的顺序根据填料的土质情况,分别采用前进法与后退法。
(六)立标准杆、挂线摊平
1、在坡脚线的外侧,对称竖立标准杆(标准杆按30cm红、白相间制作),标准杆直线段每20m一根,曲线段每10m一根;
2、同侧标准杆,在红、白交界处挂线;
3、推土机粗平;
4、平地机精平,形成路拱;
5、施工过程中采用现场取坑和现场插钎两种方法控制填上分层厚度。最大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最小不小于10cm,填料最大料径不超过10cm,避免出现填缺、超填等现象。
(七)碾压成型
1、填料摊平后,按规定方法检测含水量,应控制其含水率在最佳压实含水率±2%之内,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否则进行晾晒或洒水。通常情况下,刚开挖的原状土接近最佳含水量,因此运到现场后及时摊平碾压;
2、碾压按路线前进方向进行,第一遍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或轻振进行稳压,而后再强振压实;压实速度以2~4km/h最为适宜。
3、碾压时,直线横坡路段从低到高碾压,超高路段由内侧向外侧推进,碾压轮重叠为轮宽的1/3~1/2;纵向相临两区段接头处的碾压范围,宜重叠1~2m,以确保接头处平顺过渡。
4、最后一次强振沿路线呈45°角进行压实,确保路基边压实;碾压一段终了时,宜采取纵向退行方式继续第二遍碾压,不宜采用掉头方式,以免因机械调头时搓挤土,使压实的土被翻松。
(八)检验签认
填土路基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土石混填路基采用施工参数与压实质量检测同时控制的双控方法,压实质量检测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法进行压实质量检测。
压实沉降差为采用施工碾压时的重型振动压路机按照规定碾压遍数碾压两边后各测点的高程差。压实沉降差平均值应不大于5mm,标准差应不大于3mm。
(九)边坡整修
先在坡面每隔5~6米,按设计要求准确刷出样槽,然后比照样槽挂线辅以坡度尺进行修整。
(十)高填方路基施工
1、为减少高填路基沉降,应加强施工控制与沉降观测(每铺筑4~8m高度进行一次),应较其他填方路基优先开工,充分保证路堤的自然沉降时间。
2、严格控制填层厚度和填筑宽度。每层初平完成后,对填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每层填筑的厚度控制在试验参数之内,发现超厚现象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减薄。推土机在初铺时,摊铺的宽度比设计宽度加大30cm,以保证路基边部压实。
3、路堤填筑时,做到工地现场随时有施工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