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ppt

发布:2019-04-23约2.6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可编辑 * 可编辑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 任国虎 2016年6月7日 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 & 查对制度 & 识别“患者身份” ——评审标准细则核心条款 ▲ 每个人有不同的身份: 环境 身份 ID 社会——姓名——身份证 医院——患者——手腕带 身 份 患者身份的重要性 患者:医疗护理操作的对象。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 ——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问题一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一、护 理 人 员 在 执 行 医 嘱、实 施 检 查 、治 疗 、护 理 之 前 ,必 须 认 真 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住 院 号 等 两 项 核 对 患 者 身 份(禁 止 仅 以 房间 或 床 号 作 为 识 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五、对病房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转科、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四、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三、在ICU、CCU、新 生儿 室 、手 术 室 、急 诊 室 、产 房 等 重 点 科 室 使 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六 、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使用“腕 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 在患者转交接时怎样进行身份识别? 问题二 THANK YOU SUCCESS * 可编辑 急诊科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 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在转科登记本上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 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由急诊科护士先电话通知病房,让病房做好交接准备。 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 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在实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急诊科护士同时进行核对, 确认无误后,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 ①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工作:在转科登记本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病房与病房、ICU 之间识别程序 ②由转出科室护士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转出科室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病人的身份、疾病相关信息等,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 在手术室怎样进行患者身份识别? 问题三 手术室与病房识别程序 ①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姓名、诊断、手术部位,并与病历进行核对与病人主动交流后,确认信息准确无误。 ? ②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病人交接登记单到临床手术科室,与病房护士一同核对,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后,由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在交接单上签名,完成交接程序。 手术室术前识别程序 ①手术患者统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 ②麻醉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 ③手术切皮前,由手术者、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腕带 查对 正确 执行 我们的工作目标 质量第一 安全第一 病人康复 心得总结 树立目标 养成良好习惯 积极主动的力量 态度决定一切 THANK YOU SUCCESS * 可编辑 * * * 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患者安全联盟2005年发起的“全球患者安全挑战”行动,我国卫生部承诺参加行动。中国医院协会于2008年3月召开了“患者安全目标行动”大会,提出了“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