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评定与处理.ppt

发布:2016-11-01约7.89千字共8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压疮的预防 1.运动障碍者:应定时变换姿势,调整矫形器 2.多处压疮者:采取交替式充气床垫,避免持久受压,但应禁止使用橡皮圈,以免影响血流进而影响组织生长 3.翻身 对卧床患者应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间安排并不是固定的,但翻身时必须检查皮肤 4.体位摆放 可通过使用泡沫楔形物和枕头进行体位摆放 * 压疮的预防 5.转移技术 将患者抬离床面时,须教给患者减少身体和肢体通过床或椅面时的摩擦力和剪切力的技术 6.使用适合的轮椅及坐垫 坐轮椅时最好至少每半小时进行1次姿势改变 在轮椅上减除身体重量有多种方法,包括向后、前、侧面倾斜及向上抬高身体,每天至少需要检查皮肤2次,特别要注意骨突部位的皮肤情况 7.应特别注意避免碰到热源造成烫伤 8.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与护理 * 谢谢! * * 痉挛与挛缩 * 二、康复评定 评定方法: 1、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 2、内收肌张力量表:评定髋内收肌群的特异性量表。 3、临床痉挛指数:包括腱反射、肌张力、阵挛,主要用于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评定。 * 三、康复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 * (一)治疗原则 痉挛的病因诊断、专项评定 痉挛对功能有无影响 步态、日常生活、照顾、肌肉骨骼畸形等 不 必 治 疗 否 确定治疗目标 患者及其亲属 目标(要求) 如易于照顾等 功能性目标 改善步态、个 人卫生、日常 生活、减轻疼痛 临床目标 促进去神经支配、降 低肌张力、改善关 节位置及其活动范围 是 启动综合处理方案 * (二)治疗方法 痉挛的利 减慢肌肉萎缩的速度 使骨突不明显,不易形成压疮 阵发性肌肉痉挛使肌肉收缩,血液循环加速,预防血栓 部分有利于站立、转移、行走等 痉挛的弊 妨碍患者的活动和功能 * (二)治疗方法 痉挛治疗应是综合性的,包括: 预防伤害性刺激 早期的预防体位 运动疗法 其他物理治疗法 药物 神经阻滞 手术等 * 痉挛治疗 1.减少加重痉挛的不当处理和刺激 抗痉挛模式 消除加重痉挛的危险因素: 避免压疮 便秘 泌尿道感染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如:合并骨折、嵌甲、关节疼痛) 慎用某些抗抑郁药 * 痉挛治疗 2.物理治疗 持续被动牵伸 放松疗法 抑制异常反射性模式 其它物理治疗 冷疗法 电刺激疗法 温热疗法 温水浴 * 水疗 上肢涡流浴 * 痉挛治疗 3.药物治疗 口服药 巴氯芬 、丹曲林 、替扎尼定 、乙哌立松 、安定、复方氯唑沙宗、吩噻嗪类(氯丙嗪等)等 局部注射药 肌肉注射肉毒毒素 鞘内注射巴氯芬 神经或运动点阻滞:如酒精、酚或局麻药 * 痉挛治疗 4. 手术治疗 * 第四节 压 疮 * 一、概 述 压疮的定义 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或受摩擦力与剪切力作用后,受力部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 2007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和/或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 * 压疮好发部位 多见于脊髓损伤、颅脑损害、年老体弱等长期卧床者 骶尾部、足跟、股骨大粗隆、枕骨隆突、坐骨结节等骨性隆起表面的皮肤 压疮也可发生于身体软组织受压的任何部位,包括来自夹板、矫形器、矫形固定物的压迫 * 一、概 述 一、概 述 压疮的流行病学 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2.5%~8.8% 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生率为25%~85% 老年住院患者的发生率为10%~25% * 一、概 述 压疮的危险因素 1.压力 如果压力持续6~12小时,局部皮肤色泽变暗,坏死,皮肤破溃,继而出现压疮 2.剪切力 当皮肤保持不动而其下的组织移动时会发生剪切情况 * 一、概 述 压疮的危险因素 3.摩擦力 若皮肤在其承重面上移动则会产生摩擦力。在合并有压力和剪切力时,摩擦力会进一步加重受累皮肤的损害 4.潮湿 潮湿是压疮形成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若不能控制会使皮肤软化。随着表皮组织的软化,张力会降低,受压及给予摩擦力时易破损 * 一、概 述 压疮的影响因素 1.内在因素: 营养不良、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急性疾患、年龄、体重、血管病变、脱水等。 2.外在因素: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 3.诱发因素: 长时间坐/卧的姿势、移动病人的技术、大小便失禁和环境因素等 * 二、 压疮的评定 压疮的局部评估包括: 压疮的形状、部位、范围、分期、渗出液的量, 局部感染情况 疼痛情况 意义: 有助于对创面情况的详细了解 为去除病因、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 评定方法 1.NPUAP(2007)压疮分期 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Suspected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