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ppt
生物制药工艺学欢迎来到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生物制药的核心工艺和技术,帮助您掌握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
课程概述理论基础学习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工艺技术掌握发酵、分离和纯化等关键技术。设备操作了解生物反应器等主要设备的设计和优化。质量控制学习生物制药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环保要求。
生物制药的发展历程11920年代胰岛素成为首个大规模生产的生物制药产品。219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出现,开启现代生物制药新纪元。31980年代重组人胰岛素获批上市,标志着生物技术药物时代的到来。421世纪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等新型生物药物蓬勃发展。
生物制药的特点高效性生物药物具有高度特异性,能精确靶向病变部位。复杂性生产工艺复杂,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安全性源自生物体,通常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高附加值研发投入大,但成功后经济效益显著。
发酵工艺概述定义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生产目标产物的过程。类型包括批次发酵、流加发酵和连续发酵。应用广泛用于抗生素、酶制剂、疫苗等生产。关键因素温度、pH、溶氧、搅拌速度等参数控制至关重要。
发酵罐的构造和功能罐体通常为不锈钢材质,保证无菌环境。搅拌系统确保培养基均匀混合和氧气传递。温控系统维持最佳发酵温度,提高产率。监测系统实时监控pH、溶氧等关键参数。
发酵过程的主要参数1温度2pH值3溶解氧4搅拌速度5营养物质浓度这些参数的精确控制对发酵效率至关重要。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速度,pH值决定酶活性,溶解氧保证有氧代谢,搅拌确保均匀性,营养物质则提供必要的生长原料。
发酵工艺的质量控制原料控制确保培养基成分和菌种质量。过程控制实时监测并调整发酵参数。污染防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产品检测对发酵产物进行活性和纯度分析。
分离技术概述1初步分离去除大颗粒杂质,如离心和过滤。2浓缩减少体积,提高目标物浓度。3精细分离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4纯化去除微量杂质,提高产品纯度。
离心分离技术原理利用离心力分离密度不同的物质。类型管式离心机、盘式离心机、连续离心机等。应用细胞收获、蛋白质沉淀分离等。
膜分离技术1微滤分离悬浮颗粒。2超滤分离大分子物质。3纳滤分离小分子物质。4反渗透去除离子和小分子。膜分离技术根据膜孔径大小分为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物质分离。
色谱分离技术凝胶过滤色谱根据分子大小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电荷差异分离。亲和色谱基于分子特异性结合。反相色谱依据疏水性差异分离。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反应器类型选择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几何结构优化优化反应器形状和内部结构,提高传质效率。参数调控系统设计精确的温度、pH和溶氧控制系统。放大策略制定合理的放大策略,确保工艺可靠性。
生物反应器的热力学分析热平衡分析反应过程中的热量产生和散失。温度控制设计加热和冷却系统,维持最佳反应温度。能量效率优化能量利用,减少不必要的热损失。
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学分析生长动力学分析微生物或细胞的生长速率。底物利用研究底物消耗与产物形成关系。产物积累分析目标产物的生成速率。抑制效应评估产物对反应的抑制作用。
生物反应器的量化控制PID控制实现关键参数的精确自动调节。前馈控制预测并提前调整工艺参数。模糊控制处理复杂、非线性的控制问题。神经网络控制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控制策略。
生物反应过程的监测与分析在线监测实时监测pH、温度、溶氧等关键参数。离线分析定期取样进行细胞密度、代谢物分析。光谱分析利用近红外等技术进行非侵入式监测。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分析大量数据。
后处理技术概述1收获2分离3纯化4浓缩5制剂后处理是生物制药工艺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每个步骤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纯度、活性和稳定性。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沉淀法利用盐析、等电点沉淀等方法初步分离。层析法使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精细分离。膜分离利用超滤、微滤等技术进行浓缩和纯化。
多糖分离纯化技术提取利用热水提取或酶解法提取多糖。除杂去除蛋白质、色素等杂质。分级根据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级。纯化使用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等方法精制。
疫苗制备技术1抗原制备培养病原体或表达重组抗原。2灭活或减毒确保疫苗安全性的关键步骤。3纯化去除杂质,提高疫苗纯度。4佐剂添加增强免疫反应,提高疫苗效果。
基因工程药物制备技术基因克隆将目标基因插入表达载体。宿主表达选择合适的宿主细胞进行表达。蛋白纯化利用多步层析技术纯化目标蛋白。修饰优化进行必要的结构修饰以提高活性。
抗体药物制备技术1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2基因工程抗体构建人源化抗体。3抗体片段制备Fab、scFv等片段。4抗体偶联开发抗体-药物偶联物。抗体药物制备技术不断创新,从传统的鼠源抗体发展到全人源抗体,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细胞工程药物制备技术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