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pt)新教师课堂教学常规.ppt

发布:2016-10-18约2.66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进入高原期的标志: 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 2、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 3、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 4、教师发现,自己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 5、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 6、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 5、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 6、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 7、对朋友或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且这种挑选不完全是因为与自己的亲疏。 8、在工作甚至生活中表现出对一些固定的看法和作法的不满意。 9、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 教师的生命与使命 生命是可贵的,使命更为可贵。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但是唯独人才懂得使命。生命给予使命以根基,使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没有生命,使命难以实现;没有使命,生命就显得平庸。生命具有自然属性,使命具有社会属性。生命和使命价值是统一的。对于教师而言,使命的价值更高 使命一:热爱学生,一视同仁 一、整体备课,纵横联系 1、研读课标——把握教学的方向 2、钻研教参——正确对待教参与教辅 3、熟悉中考——少走弯路 4、整体备课——了然于胸 (一)精选教学内容 1、走进教材 (1)吃透教材,感悟文本。 (2)把握要求,明确目标。 (3)瞻前顾后,沟通联系。 (4)合理舍弃,突出重点。 2、活化教材 (1)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2)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3、学科融合 4、挖掘资源 5、选准话题 6、经验储备 (二)研究实施过程 1、建构教学过程 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生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合作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否有利于全员参与;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选择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3、注重教学艺术 教学内容再现美;主体情思表现美;优化教法传达美;个性特色风格美。 4、整合教学手段 二、教学生动,如坐春风 1、课堂纪律是前提 2、教学设计是灵魂 3、板书演示要清楚 4、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位学生 5、善于提问,课堂有张有弛 6、“交流——互动”是关键 7、教学反思建构模式 8、仪表端庄、为人师表 三、即时反馈,有针对性 1、对作业的要求:精心设计,及时批改,认真讲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2、对考试的要求:认真命题,严格监考,科学评卷,恰当评价。 成长为优秀教师的途径 读书——必经之路; 教学反思——最常规的方式; 优质课展评——成长的最佳平台; 课例研讨——最有效的途径; 研讨会——重要契机; 课题研究——专业突破的重要方式; 论著——教师专业生涯的重要台阶。 * * 新教师课堂教学常规 兴文县研训中心 邓志 不管是你选择了教师这项职业,还是教师这项职业选择了你;也不管这种选择对你而言是愉悦还是痛苦,只要我们在这个岗位一天,就应该倾其心、尽其力! ——写于2009年新教师培训之际 新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几个阶段 一、 观摩学习阶段 四、 量变质变阶段 二、 巩固发展阶段 三、 反思提高阶段 作好教师职业规划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 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 1、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 2、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 3、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师开始形成所谓学生观。 4、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 5、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最大的成功指标。 进入第二次发展期的标志: 1、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 2、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 3、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 4、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对课程资源、对教学评价、对师资队伍建设、对一定区域内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 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比较: 1、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2、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 3、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