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doc

发布:2017-01-16约3.2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一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什么是科学案例教学法? 2、按《科学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科学课程是以什么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3、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4、什么是行为观察? 5、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或指导原则)是什么? 6、什么是学习任务分析?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请简述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 2、按“第三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中学科学教学设计时,其主要由哪五个部分组成? 3、简述案例教学的六大特点。 4、简述自主学习的四个特征。 三、辨别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你认为案例教学能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请说明理由。 2、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在设计理由、教学目标、教学分析、策略制定和作业设计、教学过程、效果评价等6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请你从2个方面对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进行比较。 四、观点论述(2题,每题8分,共16分) 1、“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严格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教学的本质仅仅是执行教材。”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 2、有人认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是两码事,不需要相匹配”;也有人认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要绝对相匹配”。请你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案例分析(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初中一年级科学课) 课间,两名学生正在给大家的课桌上摆放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声上课铃,把各色不同衣着、神态各异的一群学生瞬时归入五十多个座位。 “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要‘与蔬菜交朋友’。大家看到课桌上摆放的蔬菜了吗?现在就4人一组,认识各种蔬菜,把它们的名字、子叶类型、食用部位等填在你们课本第#页的那张表格里,4人填写的内容不能相同。”老师微笑着给同学们布置任务。 安静的教室立即热闹了。大家纷纷拿起他们熟悉的蔬菜,有带绿叶子的白萝卜、有大葱、有土豆,等等,真的太熟悉了。但如果要说出它们的学名、可食用部位甚至是双子叶还是单子叶,还是有点难。 “老师,这是什么?” 一个女孩的声音。 “菠菜。你们没见过吗?” “哦,对了,对了,是菠菜。” 耳边又传来有趣的对话 “这是土豆。” “不对,是马铃薯。” “哎,土豆就是马铃薯。”接着一阵欢快的笑声。 因为每个人都要写与小组其他成员不同的植物, 所以,大家必须互相帮忙、互相请教,才能完成任务,而且没有人可以偷懒。 半个小时过去了学生们仍然沉浸其中,老师则轻松地徜徉在学生中间,听他们的讨论,给他们个别的指点。 “现在,请小组代表发言,把自己认识的蔬菜给大家讲讲。” 一个被老师观察已久的小组代表被首先叫了起来。 “韭菜的食用部位是根、茎、叶子。”话音刚落,周围踊跃的小手立刻举了出来。 “不对,根不能吃。” “能吃。” 一个全班性的讨论开始了…… 以上案例可以说明: (填序号)。 ①新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②新课堂,不再只是一门课程的“独木”,而是学科知识的“林”。 ③新课堂,学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④新课堂,不再是机械训练,而是注重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⑤新课堂,学生评价的功能不是“筛子”,而是“泵”。 请你就以上某一论点作一分析说明。 ? 2、重视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学习心理、思维障碍的表现与成因的分析,结合学情考虑学生在学习此内容时的心理特征及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根据学习心理特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学习困难,像学生的知识准备、思维特征、迁移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等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研究分析。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力推桌子,桌子就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静止了,于是和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一样错误地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为此,教师应善于在教学设计中设置误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追根究底的问题意识。 根据以上所述,请你对《科学》(7—9年级)任选一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方案。 ? ? ?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中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二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题(6题,每题4分,共24分) 1、课程的概念是什么? 2、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3、什么是学习过程? 4、什么是教学模式的要素?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五项? 5、什么是板书? 6、什么是案例(个案或实例)? 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请简述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2、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特性方向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