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脂质与生物膜讲课.ppt

发布:2017-05-08约3.85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分布及功能 ●脑及神经组织中,肝、肾、肾上腺、卵巢等合成固醇激素的腺体 ★ 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羟基极性端分布于膜的亲水界面,母核及侧链深入膜双层,保证膜在低温时的流动性。 ★ 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2、植物固醇 不能被动物吸收和利用。 豆固醇(大豆中) 谷固醇(麦芽中) 3、酵母固醇 麦角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可转化成维生素D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特点 1不对称性 2流动性 * * * * * * * * * * * * * 第五章 脂质与生物膜 第一节 脂 质 概 述 一、脂质的概念 低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脂质(lipid) 羧酸 醇 二、脂质的组成 甘油(丙三醇) Glycerol (游离)胆固醇 (Free) Cholesterol, FC 鞘氨醇 Sphingosine (游离)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 FA 长链醇 甘油三酯 甘油磷脂 (phosphoglycerides) 胆固醇酯 FA 胆固醇 FA FA FA 甘油 FA FA Pi X 甘油 X=胆碱、水、 乙醇胺、丝 氨酸、甘油、 肌醇、磷脂 酰甘油等 鞘脂 鞘磷脂 鞘糖脂 FA 鞘氨醇 FA Pi X 鞘氨醇 FA 糖 鞘氨醇 分类 含量 分布 生理功能 甘油三酯 95﹪ 脂肪组织、血浆 1,储脂供能 2,提供必需脂肪酸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热垫作用 5,保护垫作用 6,构成血浆脂蛋白 糖酯、磷脂、胆固醇及其它酯 5﹪ 生物膜、神经、 血浆 1,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 素、维生素、胆汁酸等 3,构成血浆脂蛋白 一、脂肪酸(fatty acid, FA) 大部分以结合形式存在。 游离脂肪酸的来源: 自身合成 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从脂肪动员,多为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 食物供给 包括各种脂肪酸,其中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动物不能自身合成,需从植物中摄取。 第二节 三酰甘油 脂肪酸 硬脂酸(18碳) 软脂酸(16碳)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18:2 9,12 亚麻酸:18:3 9,12,15 花生四烯酸:20:4 5,8,11,14 1.脂肪酸的结构和命名 通俗名、系统名和简写符号 4-36个碳的碳氢链和一个末端羧基组成的羧酸 根据是否含双键或三键分为: 图:脂肪酸的结构 软脂酸 棕榈油酸 反式-9-十八碳烯酸 亚油酸 2.生物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大多数脂肪酸的C原子数在10-20之间,均为偶数,以16、18C最常见; 不饱和脂肪酸有一双键位于第9、10位碳原子之间; 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大多为顺式结构,少数为反式。 3. 脂肪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碳链越长,双键越少,溶解度越低。 相同链长时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高于不饱和脂肪酸, 双键愈多,熔点愈低。 软脂酸 油酸 硬脂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油 脂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大豆油 14 25 61 花生油 14 50 36 玉米油 15 24 61 葵花子油 12 19 69 棉子油 28 18 54 芝麻油 15 41 44 棕榈油 51 39 10 猪 脂 38 48 14 牛 脂 51 42 7 羊 脂 54 36 10 鸡 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