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仓储与库存管理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带来的影响: P* 年库存总成本 =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 TC 年库存成本 D 年需求量 Q 订货批量 S 每次订货成本 C 单位价格 I 库存持有成本占产品价值的比例 单位库存年持有成本 每次订货成本 年需求量 * * 2 = IC 2DS = Q * 公式 P* 年预期订货次数 = N D Q* 年预期订货间隔期 全年工作日 = T N 全年工作日 日需求量d = D LT : 订货提前期(以单位时间计算) = × ROP d LT 再订货点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CQ应用 某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入8000个某产品,每次订货费用30元,单位产品年库存成本为3元,该产品需要提前1个月订货,试求: 经济订货批量 再订货点 年订货次数 最低年总库存成本 P*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CQ应用 经济订货批量 = = 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需求率=1 ×(8000/12)=666.67(个) 每年订货次数=年需求量/经济订货批量=8000/400=20(次) 年库存成本=年购买成本+年订货成本+年持有成本 =8000 ×10+30 ×20+(400/2) ×3 =81200(元) P* P*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VMI ( Vendor-Managed Inventory ) 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负责管理和补充库存,而不是由客户承担。 信息共享: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供应商能和零售商一样了解货架上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 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在零售商可能的需求或短货时主动为其补获 P* 案例: Walmart 宝洁(PG) 信息平台 (POS、库存情况) 获得好处: 减少库存管理精力 提高服务水平 降低库存 获得好处: 降低库存 提高服务水平 保证产品销路、产品销售可控 根据市场转变经营策略 P* VMI的局限: 对于企业间的信任要求较高,不愿共享数据 供应商会因采取了VMI而投入资金,花费精力和时间来制定运作流程和程序 客户变得越来越依赖供应商 VMI过程可以自动化,但库存记录会因计算错误、误贴标签、损坏、丢失等而出现误差,这些记录需要通过点库等人工方法 VMI中的框架协议虽然是双方协定,但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决策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协商,难免造成失误,这是VMI的局限所在。 P* 联合库存管理( JMI ) 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 是指供应链成员企业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并实施库存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来源:《物流术语》) 可以看作是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深化,但克服VMI系统的局限性和规避传统库存控制中的牛鞭效应,一种新型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相邻节点企业对库存管理的共同参与和决策,将供应商管理库存中供应商的全责转化为各节点企业间的责任分摊,实现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和运作效率。 注重的是供应管理的无缝化整合和战略联盟关系的有效开发与维护 P* 强调供需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保持供应链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传统的独立分散式库存管理方式 联合库存管理 P* 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策略 : (1) 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 建立供应链共同愿景 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联合库存管理中心需要对库存优化的方法进行明确确定;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 (2) 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3)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第三方物流系统使供应链各方都取消了各自独立的库存,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并且能够大大改善供应链的用户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P* 多层级库存管理 单层库存(传统的拉式库存)中,每一级库存水平的计划都是仅考虑自己下一级对自己的需求,在加上一定为弥补需求的波动而设置的安全库存。 多层级库存管理中,每一级库存不仅考虑自己下级的需求,而是考虑最终客户的需求。 P* 例,如图:在这个三层库存中,仓库的库存水平,是零售商、仓库库存、进出仓库的在途库存的总和。 再订货点和再订货数量取决于这层级的库存水平而不是仓库自己的库存水平。(以3个零售商的总预计需求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仓库的库存量=仓库层级库存-零售层级库存-在途库存 仓库 供应商 零售商1 零售商2 零售商3 LT仓库 LT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