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中医大网院2017年1月药物代谢动力学正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谋学网 HYPERLINK /
1.下列生物转化方式不是Ⅰ相反应的是()??A.芳香族的羟基化??B.醛的脱氢反应??C.水合氯醛的还原反应??D.葡糖醛酸结合??E.水解反应2.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叙述是:()??A.改变尿液pH可改变药物的排泄速度??B.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C.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收??D.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3.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B.顺浓度梯度转运??C.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E.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4.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是牢固的??B.结合后药效增强??C.结合特异性高??D.结合后暂时失去活性??E.结合率高的药物排泄快5.某弱碱性药在pH 5.0时,它的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的pK a 接近哪个数值?()??A.2??B.3??C.4??D.5??E.66.药物经肝脏代谢转化后均:()??A.分子变小??B.化学结构发性改变??C.活性消失??D.经胆汁排泄??E.脂/水分布系数增大7.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可使:()??A.其原有效应减弱??B.其原有效应增强??C.产生新的效应??D.其原有效应不变??E.其原有效应被消除8.药物的吸收与哪个因素无关?()??A.给药途径??B.溶解性??C.药物的剂量??D.肝肾功能??E.局部血液循环9.临床上可用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D.延缓抗药性产生??E.以上均不对10.地高辛t 1/2 为36h,每天给维持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约为)??A.2d??B.3d??C.5d??D.7d??E.4d11.按t 1/2 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A.首剂量加倍??B.首剂量增加3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增加每次给药量??E.增加给药量次数12.通常不应用下列哪个参数来衡量吸收程度和速度?()??A.峰时间??B.峰浓度??C.药时曲线下面积??D.生物利用度??E.以上都不是13.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房室的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体内过程符合下列哪一项的药物?()??A.房室??B.线性??C.非房室??D.非线性??E.混合性14.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A.AUC 0→n +λ??B.AUC 0→n +c n ·λ??C.AUC 0→n +c n λ??D.AUC 0→n +c n??E.AUC 0→∞ +c n15.对于静脉注射后,具有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的t 1/2 等于哪一常数与MRT iv 之积?()??A.1.693??B.2.693??C.0.346??D.1.346??E.0.69316.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中,哪种是首选方法?()??A.色谱法??B.放射免疫分析法??C.酶联免疫分析法??D.荧光免疫分析法??E.微生物学方法17.药物代谢动力学对受试者例数的要求是每个剂量组:()??A.5~7例??B.6~10例??C.10~17例??D.8~12例??E.7~9例18.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下列采样点数目哪个是符合标准的?()??A.10??B.7??C.9??D.12??E.819.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B.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龄在18~45岁为宜??D.要签署知情同意书??E.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20.SFDA推荐的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体外研究法??B.体内研究法??C.药动学评价方法??D.药效学评价方法??E.临床比较试验法? ?? ? 2? ?判断题21.吗啡(pK a =8)中毒时,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引起都应洗胃。()??22.阿托品(生物碱)的pK a =9.65,若提高血液和尿液pH,则解离度增大,脂溶性变小,排泄增快。()??23.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血浆中药物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量消除,与血浆药物浓度无关。()??24.一个药物中毒的患者,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