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海大学 工程材料 不锈钢..ppt

发布:2017-05-28约8.81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 程 材 料 A 第五章 不 锈 钢 机电工程学院 第五章 不锈钢 §1 概述 §2 金属腐蚀 §3 不锈钢合金化原理 §4 不锈钢种类与特点 §5.1 概述 §5.1 概述 §5.1 概述 §5.2 金属腐蚀 §5.2 金属腐蚀 §5.2 金属腐蚀 二、腐蚀种类 1、一般腐蚀:金属表面大面积均匀腐蚀 2、晶界腐蚀:沿晶界腐蚀,降强度;晶界和晶内成分或应力差别,造成电势差。 3、应力腐蚀:腐蚀介质及拉应力作用破裂,沿晶或穿晶脆断 4、点腐蚀:金属局域表面腐蚀,纵深发展穿裂金属 5、腐蚀疲劳:腐蚀介质和交变应力作用,腐蚀坑+裂纹, 防止腐蚀措施: 1、单一相;2、钝化层;3、减少电位差 钢腐蚀:基体电极电势低,产生微电池阳极效应引起。 防腐途径: 1、提高金属基体电极电位(加Cr); 2、金属表面易于钝化; 3、单相组织,均匀成分和纯度。 一、不锈钢钝化 钝化:金属表面在特殊介质中表面失去活性的现象。 实质:改变金属表面状态,电极电位提高。 钝化机理: A、氧化膜生成,且致密,降低金属的溶解速率,电极反应(阳极反应)受阻,金属的稳定性提高; B、钝化膜下面的及膜表面有氧吸附,吸附的氧能饱和金属表面原子的未饱和位,产生钝化,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合金元素Cr、Al、Si等加入: 1、钢表面生成致密钝化膜,Cr2O3、Al2O3、SiO2,防腐; 2、Mo、Cu等元素加入加剧钝化效果,提高抗钢氧化性和耐蚀性。 二、合金元素对铁的电极电势影响 1、Cr元素加入形成固溶体时,提高其电极电位,有一定加入量要求,产生电势突变; n/8规律 2、最低含Cr量:11.7%。钢中有C,形成碳化物,即加Cr量最小为13%。 三、合金元素对不锈钢基体组织的影响 Me与Fe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分类 ①A形成元素:C、N、Cu、Mn、Ni等; ②F形成元素:Cr、Si、Ti、Nb、Mo等。 说明: A、Cr-Ni复合—18%Cr-8%Ni,降单一元素含量,Ni30%,若节约Ni,加Mn、N等替代 B、C作用大,扩大A区,形成碳化物,减低耐腐蚀性 对钢有硬度和耐腐蚀性要求时加大含量 C、改善不锈钢切削性能,加入少量S、P元素 D、RE有一定作用 中国的不锈钢的分类和发展 §5.4 不锈钢种类和特点 不锈钢按其正火组织不同分类: 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型;双相型;沉淀硬化型; §5.4 不锈钢种类和特点 化学成分 牌号(含义) 热处理工艺 淬火+回火 机械性能 用途 §5.4 不锈钢种类和特点 说明: 1、1Cr13:低碳,不预热可弯曲、焊接,卷边等;2Cr13:焊接预热,冷变形不预热; 2、M不锈钢:酸性介质中氢脆断裂;中性介质阳极溶解造成应力腐蚀开裂;同时提供冶炼质量(提高纯度、降夹杂物含量等); 3、M中含Cr,淬透性好,锻后缓冷,防形成M; 工件获得M后,高温回火,降硬度便于机加工; 4、M不锈钢,淬火后通常高温回火;高硬度、耐磨性场合,低温回火; 5、M不锈钢有回火脆性,回火后快冷;400-600℃回火易出现应力腐蚀开裂。 §5.4 不锈钢种类和特点 二、铁素体不锈钢: 碳0.25%、Cr13~30%,耐蚀性优于马氏体钢。 Cr铁素体形成元素,此类钢从室温到高温(1000℃左右)均为单相铁素体; 性能:塑性加工、切削加工和焊接性较优。 用途:对耐蚀性和抗氧化性有较高要求的零件,如耐硝酸、磷酸结构和抗氧化结构。 常见:0Cr13、1Cr17、1Cr28等。 化学成分 类型 Cr17、Cr25、Cr28型 牌号(含义) 热处理工艺 固溶处理+回火 或退火+快冷 铁素体不锈钢的缺点:韧性低、脆性大 原因: 1、无相变,晶粒粗大,控锻温度,加Ti抑制 2、475 ℃脆性—400-525℃长时间加热或此区间缓冷,塑韧性下降,强度升高 机理:F中Cr有序化,富Cr的BCC相生成,与基体共格,点阵畸变,内应力增加;Ti、Nb、Mo、Si加强,Ni降低其倾向 消除:700-800 ℃加热,快冷通过即可 3、σ相脆性 ----550-850℃区间长时间停留,F中析出σ相;Mn、Si、W、V、Al促进产生 σ相:FeCr生成,其体积畸变,晶界分布;造成材料脆性、晶界腐蚀 消除:加热到820℃以上,溶解后快冷 §5.4 不锈钢种类和特点 化学成分 类型 Cr18-Ni8型 牌号(含义):1Cr18Ni9,1Cr18Ni9Ti及0Cr18Ni9等 热处理工艺 固溶处理(单相)、稳定化处理、去应力处理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