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学习指
编者:韦咏宏
2006年3月11日
本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本课程为我各类专业学必修课程,课程。
必读教材
或参考书章节 教学内容 自学
学时 面授
学时 总学时 第一章 法律概述和依法治国 3 2 5 第二章 宪法法律制度 2 2 4 第三章 行政法律制度 2 1 3 第四章 经济法律制度和环境法律制度 3 2 5 第五章 民事法律制度 2 2 4 第六章 刑事法律制度 2 1 3 第七章 人生观 1 1 2 第八章 理想与信念 2 1 3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2 1 3 第十章 道德规范与道德品质 2 1 3 第十一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2 1 3 第十二章 自我修养与人生境界 1 1 2 合计 24 16 40 本课程总学时40学时,其中自学24学时,面授16学时。
本课程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一、《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方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全国高等教育指定其为必考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参加全国高等教育的广大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接班人。作为一门新开考的课程,广大自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认真学习,掌握理论。 、学习《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要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并通过教育使考生们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帮助老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考生们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基础的学习重点在法学基础理论部分,是法的产生、本质和历史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创制和实施;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等。在基本法律知识部分,是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规定。在法律意识和控制观念部分,是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本是在高等教育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近年来有关法律法规变化的情况,重新编写和修订的。力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向大学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规定。 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介绍法和社会主义法的特征、本质和作用,法的创制和实施、法律意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问题。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法律的权威;提高对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自觉地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主要是介绍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树立依法行政意识,推进依法行政;树立民事权利义务观念,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家庭和继承观念,依法行使民事权利,自觉履行民事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树立经济法制观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树立刑法意识,坚决依法同犯罪现象进行斗争;树立诉讼观念,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诉讼权益。 .国际法。主要是介绍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有关基本原则和规则。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国际法意识,促进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自觉遵守调整涉外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规范;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宗旨、原则和规则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法制的深刻影响,自觉为促进和扩大对外经济交往而努力。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政治修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