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中国住房价格的上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住房问题也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住房价格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具体分析影响住房价格的因素,挖掘住房价格的内在规律,为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
(一)住房价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本部分主要阐述住房价格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特点,明确住房价格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
(二)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演变
本部分主要对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回顾中国住房价格的发展历程,探究住房价格形成机制变迁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三)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分析
本部分将对当前中国住房价格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中国住房市场面临的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四)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方法
本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明确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适用性,为后续研究提供方法论支持。
(五)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本部分将以实证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采集相关的住房市场数据,分析住房价格的波动和变化规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中国住房价格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住房价格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挖掘住房价格形成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其次,研究结果将为住房市场的运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后,本研究的成果还可以为住房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
五、研究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的明确,梳理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相关文献,完成研究框架的初步设计。(1个月)
第二阶段:对住房价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梳理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演变,分析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内在规律等。(2个月)
第三阶段:在对中国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2个月)
第四阶段:结合实际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住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3个月)
第五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答辩。(2个月)
六、参考文献
1.徐建民,陈素伟.住房价格指数计算及分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2.Beckhelling,J.,Button,K.,Marmolejo,C.AnanalysisofthedeterminantsofurbanhousepricesinMexico[C]//29thAnnualConferenceoftheTransportationAssociationofCanada,2004:685-704.
3.邓锐,汪显.住房价格波动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4.Himmelberg,C.,Mayer,C.,Sinai,T.Assessinghighhouseprices:bubbles,fundamentals,andmisperceptions[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005(1):67-88.
5.赵静.美国住房价格泡沫形成因素的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
6.Glaeser,E.L.,Gottlieb,J.D.TheWealthofCities:AgglomerationEconomiesandSpatialEquilibriumintheUnitedStates[M].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2006.
7.Christensen,B.J.UrbanHousingMarkets1920-1970:ChangesinStructureandDemand[M].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