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万个为什么教案.docx

发布:2025-03-04约1.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2.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

能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教学难点

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赏读封面

1.导入新课。引出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板书课题。

2.走近作者。

3.看封面猜内容。

4.走近作品。

二、目录导航,燃起期待

(一)出示目录,燃起阅读期待。

1.认真观察目录,你对哪个“旅行站点”最感兴趣?

2.反馈交流。

(二)根据目录,猜测内容。

1.学生根据其中一两个目录进行猜测。

(1)根据第-站“水龙头”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2)反馈交流。

(3)根据第三站“餐具和炉灶”,你又想到了什么?

(4)反馈交流。

3.小结。

三、情节推进,感受有趣

(一)阅读书中片段,感受生动的语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个片段,边读边找出文段提出的问题。

2.反馈交流:这个文段提出了哪些问题?你猜到答案了吗?

3.你觉得哪些语言写得比较生动?

4.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句,引出下一个片段。

(二)阅读第二个片段,激发阅读期待。

1.默读文段,边读边思考,猜测问题的答案。

2.指名反馈交流。

3.小结

四、体会特点,教会方法

1.体会作品的特点。

刚才的阅读真是让我们意犹未尽,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部作品用简明的叙述、有趣的故事、生动的语答了我们心中的疑问,真是一本有趣的科普作品。

2.小结阅读科普作品方法:

(1)运用课上学过的方法,读后查一查。

(2)制订阅读计划,列出问题清单。

3.尝试制订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计划,列问题清单(1)初步制订阅读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单一并反馈交流。

(2)_尝试列问题清单,完成学习任务单二并反馈交流。

五、拓展阅读,有机延伸

(一)“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阅读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二)推荐阅读:《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汲化过程》。.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同了解了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中国的《十万为什么》,还知道了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也积累了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同学们,“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希望大家重视阅读,丰富们的精神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阅读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六、布置作业

1.阅读“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阅读书目。

2.合理制定阅读计划,并完成导读单。

七、板书设计

《十万个为什么》

作者封面目录

读书方法:看问题找答案记知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