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旅游者的情绪、情感.ppt

发布:2025-02-20约7.05千字共1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例如,盛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双目怒视,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紧握双拳等;狂喜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极度恐惧、悲痛和愤怒之后,可能导致精神衰竭、晕倒、发呆,甚至出现所谓的激情休克现象,有时表现为过度兴奋、言语紊乱、动作失调。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控制消极激情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文明的道德行为习惯。激情并不是总是消极的。美好的激情体验会让人更加积极,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激情。热情热情是一种强而有力、稳定、持久和深刻的情绪状态。它没有心境的弥散那么广泛,但比心境更强有力和更深刻,没有激情那么猛烈,但比激情更持久和稳定。热情的对立面是冷淡、冷漠。热情有高尚与卑微、积极与消极之分。青年的热情很容易变化,消失。要提高认识、确立正确的动机,端正态度,锻炼意志,让自己产生和保持高尚、深厚、稳定的热情。应激应激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机体会被自身的防御力量所损害,结果导致适应性疾病。所以,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心理学家霍尔姆斯和雷赫(1966)把在现代社会中人体遇到的重大正性生活变化(结婚、升学等)和遭受到的负性生活危机(离婚、死亡等)称为生活事件,不同的生活事件所产生的应激是不同的。他将43种生活事件经统计计算后列出分值,称为生活事件单位(LEU)。他发现,一年内LEU累计分超过300,则75%的人在今后两年内有重大疾病发生;一年内累计在150~300者,则来年有50%的人发病;一年累计在150以下者,只有33%人患病。一种是被突如其来的刺激所笼罩,目瞪口呆,不知所措;01另一种是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清醒冷静,急中生智,当机立断,行动有力,做出许多平时根本做不到的事。02在应激状态下,人们可能有两种表现:同样一个精神刺激,有的人可发生应激反应,有的人不发生应激反应,有的人只发生轻度的应激反应;有的人则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是否发生应激及是程度如何,与以下因素有关。01机体的状态。当机体处于疲劳、消耗、饥饿、感染等抵抗力下降过程中,人们对精神刺激非常敏感,易导致应激发生。01人们的认知评价。由于人的个性特征、以往的生活经历及文化教育的不同,对同一种应激的认识评价不同。01性格。性格外向,常追求刺激与挑战,好胜心强,在困难的处境中能激发斗志的人,对挫折的耐受力较好;性格内向,平时害怕各种刺激,在困难面前又显得无能为力的人,心理耐受性低。01生活经验。一个饱受磨难的人,对一些微不足道的精神刺激不会引起任何反应。对以往经验过的应激又重现时,可以具有良好耐受。但如果是以往没经历过,并有适应不良或应付失败的应激出现时,可能有过敏现象,导致无法耐受。02个体的应付能力。如果一个人能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则会适应良好,如果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失败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很容易受挫折,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如过低地评价自己的应付能力,精神紧张,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应付能力不能正常发挥。刺激的意外程度。接受一个没有心理准备的刺激,如亲人的突然亡故,易导致心理障碍,这与亲人久病卧床死亡所致应激的严重程度明显不同。对事件的控制程度。面对引起严重后果的事件,如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可大大降低应激程度。有无支持系统。危难之中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其应激则小,这一点很重要。目前一些年青人的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的问题,与些关系密切。一方面不会关心别人,另一方面遇到问题时不能主动求助,由此引起的一些问题比较常见。0102减弱心理应激负面影响健康的方法215回避或逃避过强的心理应激源,如逃避引起吵架、愤怒的场所。心胸宽大、乐观地应对和处理负面生活事件。学会各种放松技术,如运动法、发泄法、自嘲法、白日梦等。4通过各种放松措施控制或转移负性情绪。3增强自身应对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6取得社会支持,取得亲人、友人支持和理解。美感理智感情感道德感道德感道德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