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五 主题25 林线与雪线 学案(含解析).docx

发布:2025-01-14约5.2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题25林线与雪线

1.林线

2.雪线

(选择题1~9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全国文综乙)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1~3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全国文综Ⅰ)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4~6题。

4.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5.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6.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全国文综Ⅲ)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7~9题。

7.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8.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

C.冷湿D.冷干

9.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选择题1~9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2024·四川绵阳诊断)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影响因子多,且存在显著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山体基面高度是指山系不同部分所在的起始海拔高度。山顶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顶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下图为我国四座山脉落叶阔叶林林线的主要影响因子及林线高度。据此完成1~2题。

1.四山脉中,山体基面高度对落叶阔叶林林线高度的影响最显著的是()

A.长白山 B.太行山

C.秦岭 D.雪峰山

2.相较于秦岭,雪峰山的落叶阔叶林林线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A.1月均温 B.年降水量

C.山顶海拔 D.山脉走向

(2024·山东潍坊模拟)珠穆朗玛峰位于地球上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末次冰期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差异运动造成了南北坡雪线退缩差异。下图示意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现代雪线与末次冰期古雪线的现代高程。据此完成3~4题。

3.珠穆朗玛峰的冰雪覆盖区,相同海拔的南北坡气温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南坡()

A.云量大 B.太阳高度角小

C.风速大 D.地表反射率高

4.末次冰期以来,珠穆朗玛峰()

A.南坡抬升幅度大,北坡抬升幅度小

B.南坡下降幅度大,北坡下降幅度小

C.南坡抬升幅度小,北坡抬升幅度大

D.南坡下降幅度小,北坡下降幅度大

(2024·湖南岳阳模拟)树线是指没有任何树木的树高超过2m的海拔上限,树线以上称为无树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最高峰海拔2468m,有冰川覆盖,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近几十年来,受气温、积雪、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树线变化明显。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Ⅲ代表的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D.寒带苔原带

6.导致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坡树线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度B.洋流C.降水D.地形

7.推测近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