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docx
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章节为“22我们奇妙的世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世界的奇妙;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基础的语文知识,包括拼音、识字、词语积累以及简单的句子结构。他们对自然界的初步认识可能来自于日常观察和简单阅读,但对于“奇妙的世界”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和表达,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引导。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欲望。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美景和奇妙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为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但仍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的体验和视觉感受,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和描述“奇妙的世界”时,可能会遇到词汇量不足、无法准确表达观察细节的问题。此外,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可能难以抽象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情感、价值观相结合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我们奇妙的世界》相关教材,包括课文文本和插图。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动植物视频,以及展示季节变化、天气现象的图表。
3.实验器材:根据需要,准备观察自然现象的简单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4.教室布置:创建分组讨论区,设置自然角,以营造探索自然的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首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幅自然美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想到哪些奇妙的世界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简要总结后,引入新课《我们奇妙的世界》。
2.讲授新知(20分钟)
a.课文朗读: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b.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讨论,如四季变化、动物迁徙等。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分享感受。
c.交流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d.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e.视频观看:播放自然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3.巩固练习(10分钟)
a.词语接龙:教师给出与自然相关的词语,如“春天”、“大海”、“草原”等,学生依次接龙,要求用这些词语造句。
b.诗句接龙:教师出示一句关于自然的诗句,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学生接下一句,要求与自然相关。
c.情景模拟:教师创设一个自然场景,如森林、海洋等,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用对话形式展示自然现象。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大自然,学会欣赏和珍惜。
5.作业布置(5分钟)
a.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收集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风景图片,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c.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分析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知识点梳理
1.自然界的奇妙现象
-季节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天气现象的特点和成因。
-自然景观: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和特点。
2.动植物的多样性
-常见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昆虫等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分类。
-常见植物:树木、草本植物、花卉等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类。
3.观察与描述
-观察方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观察自然现象。
-描述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等词汇描述自然现象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