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docx
高考总复习语文高考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ù)慰藉(jiè)炽热(zhì)长歌当哭(dàng)
B.笑靥(yè)懵懂(měng)负荷(hè)叱咤风云(zhà)
C.模样(mó)逡巡(qūn)创伤(chuàng)锲而不舍(qiè)
D.菲薄(fěi)坍圮(pǐ)埋怨(mái)戛然而止(jiá)
答案:B
解析:A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C项,“模样”的“模”应读“mú”,“创伤”的“创”应读“chuāng”;D项,“埋怨”的“埋”应读“m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诀窍没精打彩自鸣得意
B.惫懒缪种蘖根祸胎繁文缛节
C.撮合嬉闹百无聊赖沸反盈天
D.辖制通霄唉声叹气走头无路
答案:C
解析:A项,“没精打彩”应为“没精打采”;B项,“缪种”应为“谬种”,“蘖根祸胎”应为“孽根祸胎”;D项,“通霄”应为“通宵”,“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_____的组成部分。
(2)据土耳其媒体报道,来自叙利亚境内的数枚迫击炮炮弹落入了土耳其东南部阿克恰卡莱边境地区,造成至少2人死亡,4人受伤。土方_____军方采取报复行动。
(3)“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_____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A.置疑敦促原来
B.质疑督促原来
C.质疑敦促本来
D.置疑督促本来
答案:D
解析:“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质疑”,提出疑问。根据语境,①句应选“置疑”。“敦促”,催促,多用于外交辞令;“督促”,监督催促。②句说的是土耳其要求军方采取行动,用“督促”更合适。“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③句说“木”与“树”在概念上一开始就相去无几,用“本来”恰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答案:B
解析:A项,“声情并茂”指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不能用来形容剧本;C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用于大学生;D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项,“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演讲观点正确恰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B
解析:A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的主语应该是前面整个句子描述的现象,而原句缺少合适的主语承接,可在“引起了”前加“这些现象”;C项,语序不当,应将“即使”移到“茶叶中”前;D项,逻辑顺序错误,应是“预警在前、排查在前、排险在前”。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