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货币银行学7详解.ppt

发布:2016-05-16约9.37千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存续期缺口管理 存续期:收回某种金融工具的投资本金和利息的平均时间;以现金流大小和时间长短作为权重,衡量未来现金流量的平均期限 麦考利存续期等于加权的现金流量与未加权的现值之比 存续期缺口管理:在对利率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其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以适应利率变化的要求,扩大资产收益或减少损失,实现股东收益的最大化。 债券的票面金额为100元,票面利率 8%,每年付息一次,市场利率为 9%,4 年到期,求麦考利存续期。 加权的现金流量 未加权的现值 D=345.38/96.76 = 3.5694 银行利润变化率 = 资产价值变化率-负债价值变化率 资产价值变化率 ≈ - 利率变动的百分点×资产平均存续期 负债价值变化率 ≈ - 利率变动的百分点×负债平均存续期 某银行有1亿元资产和9千万元负债,资产的平均存续期3年,负债的平均存续期2年。当利率提高5%时,该银行的资产价值下跌15%,即1500万元;负债下跌10%,即900万元。于是银行利润下跌600万元,这就近似地计算出了利率提高5%时,银行利润减少的数量。同样,当利率减少5%时,银行利润将增加大约600万元。 当银行经理通过存续期分析掌握了银行利润的变化情况以后,如果他预期利率将会上升,给银行带来利润损失,那么他就可以采取缩短资产平均存续期或者延长负债平均存续期的策略,来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减少利率上升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与收缩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条件 三、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和收缩机制 四、制约存款货币的创造和收缩机制的其它因素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银行所吸收的能增加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就单个银行看,存款准备金的形式为银行库存现金(通货)、在央行账户上的存款及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就整个银行系统来看,只包括库存现金及在其他银行的存款。 派生存款:指由于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转化而来的存款,这样的存款增加不会导致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增加。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条件 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现金提取和转帐结算制度。 部分准备金制指银行在吸收存款后,只保留部分现金供存款人提取即可,其余可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证券投资。 转账结算制度指银行在按存款人指令进行支付时,并不需要完全以现金方式进行,更多的是可以通过银行间的转账结算予以完成。 三、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和收缩机制 假设:1.商业银行系统只吸收活期存款;2.商业银行系统处于“货满”状态,即不保留超额准备金;3.没有现金从商业银行系统流出。 过程:假设甲将一笔现金1000元存在A银行的支票帐户,在20%法定存款准备率下: 1000+1000(1-20%)+1000(1-20%)2+1000(1-20%)3+……+…… =1000×1/〔1-(1-20%)〕=1000×1/20% =5000(元) 这表明,在20%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下,1000元的原始存款经过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后,最终可以创造5000元的存款,其中4000元即为派生存款。 假设r:存款准备金率,△D:经过派生后的银行系统存款总量,△D0为原始存款量,则整个银行系统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为: △D=△D0×1/r可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扩张存款的能力越小,反之反是。 四、制约存款货币的创造和收缩机制的其它因素 超额准备金率(e) 商业银行为了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银行通常要持有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它和银行扩张存款的能力负相关。 现金漏损率(c) 实际上总会有部分支票存款会被以现金形式提走。 则存款总额变动于原始存款的倍数即存款派生乘数K为: K=1/r+e+c 活期存款向其他存款的转化 设流通中定期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为t,且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rt,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d,根据和前面相同的推理,则支票存款的派生乘数修正为:K=1/rd+e+c+t·rt 现实对资金的需求状况 第四节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二、商业银行功能的双重性 商行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