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期高一地理期末模拟题(二)2017117.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贵高2016年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0分)
1.“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介于
A.地球和金星之间 B.火星和木星之间C.木星和土星之间
D.地球和火星之间
2.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北京奥运星”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宇宙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现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地球上热量分配将会均匀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题。
.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A.无法判断 B.横波C.纵波和横波D.纵波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在莫霍界面以下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8.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D.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题。
.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A.大气环流 B.海陆风C.季风环流D.热力环流
.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①时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 ③成因不同 ④气流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右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
①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②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③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④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地区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甲 大 大 7月 1月 乙 小 小 8月 2月 1.甲、乙两地的位置
A.甲、乙均在北半球B.甲、乙均在南半球
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1.甲、乙两地气候
A.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B.甲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C.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D.甲具有明显的大陆性,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题。
1.水循环学说认为A.水循环指水的固态、液态、气态的三态变化
B.水污染可以依靠水循环完全解决
C.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形式
D.水循环不能使岩石圈中化学元素迁移
.关于该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图缺少了两个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该循环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C.A环节是水汽输送,B环节是地表径流D.人类目前只能影响该循环的个别环节
.属于陆地内循环的地理现象有
A.长江东流 B.塔里木河夏汛C.台风登陆 D.海水蒸发
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1 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强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图为“我国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20.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受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2题。
.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a图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24.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板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
显示全部